撰文:余婷婷
西子湖畔,细雨霏霏,断桥边,纸伞为媒,白蛇传的故事,世人至今念念不忘。同样是烟雨江南,诗人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寂寥雨巷里,渴望逢着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因着这柔肠百转的情意,一把油纸伞,和杭州这座城市的印象重叠,沉淀出一条独特的文化轨迹,让人回味、沉吟,以致难以忘怀。
余杭旧时便是杭州的称谓,纸伞在民间,有逾千年使用的历史,是寻常百姓家常见的器物。在绮丽传说与温婉的宋词交叠里,油纸伞和西湖的柔波柳影一道,温柔了杭州城。
上世纪60年代,在工业制伞的冲击之下,油纸伞和所有的手工艺一样,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十年前,一位山中的老人出现,余杭油纸伞重新逐渐焕发生机。
这是一个手工艺新生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26岁时尚青年与74岁老人之间,近40年坚持与探索的匠人故事,更是一个叩问传统未来在的故事。
一把油纸伞,40年情意结
杭州,是为雨而生的。杭州的雨下得轻盈,雨丝密密的斜织着,空灵、轻柔又宁静,房屋、远山以及烟树,都朦胧起来。
时值深秋,西湖边的群岚已有叠彩的景致。乘车出城,沿着天目山的山脉一路向西四五十公里,过了瓶窑镇,城市景观逐渐淡出后视镜,两边只剩下山峦绵延,西坞村就快到了。从小路转入山中,行三五百米,周围立即宁静下来,漫山遍野的翠竹,掩映着点点村舍,偶尔几声鸟鸣,衬得苍山愈发的清幽。余杭、临平、富阳一带,盛产竹子,竹业繁荣,也是杭州油纸伞的诞生之地。
走到水泥路的尽头,纸伞之家——余杭油纸伞传承展示基地就到了。所谓传承基地,其实只是一栋两层的民宅。斑驳的墙体显示已经有些年岁了,这是余杭油纸伞的传承人刘有泉的老宅子。眼前的老人家清瘦但精神矍铄,记者敲门之前,他正准备上山砍柴,很难想象,他已经74岁了。
“小时候用过的,是好东西,不能丢。”说起油纸伞,老人家滔滔不绝。刘有泉没有想过,十年前一个简单的举动,促成了一门古老手艺的新生。
自春秋时期鲁班之妻云氏“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发明伞的传说,及至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到北魏时“魏人以竹碎分,并油纸造成伞”,油纸伞在中国的寻常百姓生活中,使用已有千年之久。
追溯油纸伞的渊源,史料也常常落入烟雨江南。据记载,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远九房开设杭州最早的油纸伞店。当时有渔船伞、文明伞、大红伞等多个品种,制伞工序分工明确,作坊里手艺人各司其职。伞在中国文化里,也衍生出了许多美好的寓意,伞面圆寓意团圆,竹柄寓意节节高升,一把伞撑出头上的一片天空。
在刘有泉的记忆里,油纸伞小时候家家使用,生活俭朴的人家,一把伞修修补补,能用上好多年。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受工业伞的冲击,余杭油纸伞几乎绝迹,老艺人纷纷转行。
2006年12月,在余杭区政府组织的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上,时年64,已经“无业一身轻”的刘有泉,提出复兴油纸伞制作工艺的想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肯定。12月7日,《城乡导报》头版报道了《寻找制伞师傅恢复“余杭纸伞”》。12天后,散落在各地的制伞手艺人,寻着报道找了过来。刘有泉腾出自己的祖屋,作为制伞的作坊。
事实上,刘有泉的油纸伞梦,已经藏了近30年。1982年,他动了复兴油纸伞的念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不能就这样失传了。”他一声不响,独自跑去富阳找到制伞手艺人,买了一百把伞骨。据他回忆,当时厂里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数十元,那一百把伞骨,花去了他100多元。
刘有泉读过初中,当时在村里算“文化人”。1982年适逢改革开放,浙江乡村普遍兴办工厂,他被选作涂料厂的厂长,一百把伞骨只能被放进杂物的仓库——这一耽搁就是24年。
戴着老花镜,满头银发,刘有泉回忆起这一生。做过木匠,刷过涂料,办过七八个乡镇工厂,亲历了改革开放之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历程。不知为何,对油纸伞这门老手艺情有独钟。2006年,作坊里共有5位老人,年龄加起来超过300岁,从劈竹子、熬桐油开始,一点一滴打捞记忆里的那些工序。2007年,余杭油纸伞被纳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后的几年,几位老手艺人在村里收徒传艺,只是徒弟的平均年龄都在50以上。尽管如此,余杭纸伞仍在这深山的村子里安静的延续着。刘有泉心里其实不无担忧,如果没有接班人,纸伞也难逃失传的命运。
2015年,刘有泉的孙子刘伟学从杭州师范大学毕业,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个90后,辞去了工作,回到西坞村,跟着爷爷做油纸伞。26岁的时尚青年与74岁的鹤发老人,因为一把油纸伞而弥合了代沟。刘伟学告诉记者,父母总希望孩子有稳定的工作,开始做伞时,家里人并不很支持。但是刘有泉却对孙子的选择很骄傲。
90后手艺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余杭纸伞制作工序很讲究,完整的算起来,有72道。冬天的竹子韧性足,是上等的材料。余杭纸伞坚固耐用,与选材密不可分,只有六年以上的毛竹才适合做伞骨。砍下竹子之后,锯成大小合规的竹筒,用定制的刮刀“刮青”,直至滑溜光净,劈开做伞骨,而这只是准备工作。一根竹筒要被劈成50根左右的伞骨,再由经验老道的师傅锯槽、打眼、穿伞和倒骨等工序。经历这么一番折腾,伞骨才算完成。
接下来是糊伞。传统的余杭纸伞选用上好桃花纸作为伞面,通过浸入柿子漆,一张张黏贴在伞骨上,而刚黏好的纸伞不能直接在太阳底下晒,要在室内吊起来阴干。等伞干透了,就轮到画伞和上桐油漆等工序了,桐油和清油一层层均匀地刷在上面。一把油纸伞从选竹到上油,纯手工要10到15天。
和所有的手工艺一样,每一道工序都有它的路数和秘密。以制作伞骨为例,竹子并非直的,穿伞的手法不对,就可能合不上;传统的桐油要自己熬,配料的比例全靠手艺人拿捏,依靠空气的湿度调整火候……刘伟学花了一年,才逐渐摸清楚制作伞的工序,纸伞技艺一直以来都是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学徒须3年方可出师。
对于刘伟学而言,困扰他的除了如何做出一把好伞之外,还有如何让余杭油纸伞能体面的活下去的问题。他拾起一把正在阴干的伞,伞面上是喷绘的动漫人物。这是他们和一家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发的周边产品。“传统的伞面绘画,主要为山水画或者满满花鸟鱼虫图案,不一定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使用起来和服饰、环境不协调,那样一把油纸伞只能止步于工艺品。”刘伟学说。
在伞面上,他大量尝试简单的线条、几何图案、纯色。刘伟学的后备箱里,放着一把自己日常使用的油纸伞,伞面是赭红色,伞柄是一秤杆。“类似于赭红色、藏蓝、黑色等色调,即使日常使用也没有违和感。”他甚至考虑,在伞柄上融入皮套、铜片包边等元素。
工作室内,刘伟学指着一叠纸告诉记者,传统的余杭纸伞,使用富阳所产的桃花纸,纸张很薄透,现在他采用的是桑皮纸,纸张韧性足,中间可见清晰的纤维结构,制成伞面后,在光下,可以看到独特的不规则纹理。工作室内光线昏暗,但仍可见一些制作好的伞柄光泽鲜艳。刘伟学解释称,这些伞柄采用了“竹笛”的制作工艺,刷上了一种独特的清漆。此外,他认为当下年轻人,并不喜欢桐油的味道,传统油纸伞的桐油味却经久不散。在几经实验之后,他采用了木蜡油。
刘伟学给余杭油纸伞注册了一个品牌——“人间品”,意寓人间美好而平凡的物品。在主页上有一行字:“研究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他试图对古老的油纸伞进行现代化的改良、引入时尚元素、进行全新的文化诠释……
尽管每一次改造,都遭遇老手艺人的质疑,但“要让油纸伞,能回到平常人的日常生活,这才是复兴传统手工艺的应有之道。”刘伟学说。
在回归日常中新生
年轻的设计师张雷,在艺术圈有自己的辨识度。2011年4月,“余杭纸伞的未来”亮相米兰设计周。在米兰展上,他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再生设计理念,让人们惊艳地发现了“缺席”已久的中国设计。脱胎于余杭纸伞工艺,一把变化的新纸伞“沿”出世。设计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将“红点至尊奖”收入囊中,而这一奖项每年全球只颁出三例。
2009年,于艺术之路上寻寻觅觅的张雷,在西坞村,遇到余杭纸伞的手艺人房金泉。年届七旬的老人,就是三年前受刘有泉邀约而来的手艺人之一。做伞,是房金泉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房金泉的父亲是绍兴桥岙村人,12岁开始学做伞。抗日战争时,父亲逃难到杭州,在卖鱼桥开过作坊,伞骨制作是房家绝活。在张雷的眼中,余杭纸伞的72道工序,每一道里都有“道法自然”的启示。2010年底到2011年初,他来到西坞村与余杭纸伞师傅一起工作了两个月。他们对制作纸伞的每道工序进行了拆解,在传统的手工艺里,汲取可用于当下设计的工艺、材料和灵感。
2014年,张雷在米兰设计周上,策划了一次名为“融·丝——从西湖到米兰”的展览,惊艳了世界。展览的主题,是叩问传统的未来。在寻找中国传统手工艺与当代艺术设计的道路上,张雷渐行渐远,也日益笃定。
张雷之后,陆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设计师,前来探访,让这个深山中的小村子,一时名声大噪。在这些碰撞与交流中,刘伟学也逐渐摸索出他心中余杭纸伞的方向。余杭纸伞,已经开始高调的出现在设计师的素材甚至店铺里。今年巴黎Maison Objet家居装饰博览会上,一把三米大的油纸伞令人惊艳,参展的10把伞被全部被订走。
西坞村离径山不远,近年来山中民宿如雨后春笋。民宿通常以设计感、独特的品味与文化内涵著称,与余杭油纸伞的理念想通。如今,来自周边民宿的订单日益增多,刘伟学还试着将《秘密花园》的填色游戏嫁接到油纸伞上,作为民宿的体验项目。
杭州,作为旅游文化名城,油纸伞早已进入旅游衍生品开发的之列。杭州市政府也一直在探索油纸伞及其他手工艺的活态保护的方式。
拱宸桥西侧,有一处老厂房改造的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馆中生动的展示了烟雨江南衍生出的独特伞文化,伞的审美、伞的诗意和伞的象征意蕴伴随这历史发展的车轮,碾压出一道独特的文化轨迹。
伞博物馆旁,有一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如果运气好,能碰上分水油纸伞的第七代传人余万伦现场传艺。分水油纸伞,也就是四川的泸州油纸伞,与余杭纸伞的制作技艺大同小异。5年前,余万伦和妻子来到杭州。一盏明灯,一根伞骨,一把彩线,开始了油纸伞的传承和推广。
现在他们在杭州有两个店,分别位于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和手工艺活态馆,展示油纸伞制作的所有工艺。今年G20峰会期间,记者团和土耳其总统夫人阿米娜·埃尔多安曾携女儿、国家使者等先后来到杭州手工艺活态馆。阿米娜·埃尔多安夫人对油纸伞制作工艺十分感兴趣,她不仅询问了具体的制作工艺,现场观看了制伞,还收到了一份油纸伞礼品。
与刘伟学大刀阔斧的创新不同,在80后的余万伦的心中,传统油纸伞本身已经足够美,只是待人去识得。他制伞,每道工序都坚持古法,伞骨如何选材,桐油如何熬制,伞上意境悠远的山水画……都维持着千百年前的模样,每一把伞,都是从宋词的绮丽里走出来的伊人。
刘伟学尊称余万伦为“老师”,在他看来,尽管路径不同,但他们的出发点殊途同归——让纸伞新生。
伞骨铮铮,桃花笺上无限风光,烛火下一遍遍烘烤,余杭纸伞,重又在老师傅们的手里复活。时代在快速更迭,旧的事物被快速抛弃,保护与继承,重生与裂变之中,这些年轻人在一遍遍叩问,执着于问出一个传统的未来。就是这样的,你要坚持走下去,熬过漫长的枯寂,才终能得到它,所谓匠人精神,亦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