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漆线雕
为佛做金妆的闽南家族
文 | 这和那
我们都是翔安区马巷镇人。
家乡只有一条里许长的街道,两旁的骑楼店铺林立。靠西的尽头是五甲尾,我和水况都住在那里……
我生性好静,一有空就到“西竺轩·美记”店口看“妆佛派”妆佛。
炎热夏天,“妆佛派”坦胸露臂,坐在长凳上,左手紧握凿子,右手高举木槌,一下一下凿刻长凳上的一截樟木头。随着木槌一上一下敲击,那截樟木头就慢慢露出佛像了。
这段文字来自蔡水况同学的回忆,这样的情景,也只存在于回忆里了。
为佛做金妆
蔡水况是厦门漆线雕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在已经近80岁了,他的家族300多年来都在从事漆线雕制作。
而在福建闽南的土地上,这项手艺最早发源于泉州,据考证已经存在了1400多年了。
所谓漆线雕,就是用漆线来造型的技艺。将大漆、砖粉、桐油混合,搓成细长的“漆线”,以这样的漆线为材料进行创作。
这项技艺生长的土壤,是古时福建泉州作为“海丝”大港带来的富足,也是闽南地区浓郁的民间宗教信仰氛围。
闽南人信“佛”,流行“拜拜”。但闽南话里的“佛”,不单指佛教中的菩萨,还包括各路神仙、大帝、尊王、元帅、始祖、夫人等等。
漆线雕起初是用来给佛像做装饰的,因而一开始叫“妆佛”。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妆。在佛像上用漆线盘好图案、阴干之后,就可以进行上彩了,而金色就是漆线雕色彩的主色。
蔡水况的第一件作品是置于厦门市东狱庙内的一对文武判官。
而他“妆佛”生涯的顶峰,则是厦门南普陀寺的四大金刚重塑工作。
厦门南普陀寺始建于唐朝,供奉观世音菩萨,因与浙江普陀寺观音道场类似而得名“南普陀”,是闽南乃至东南亚一带的佛教圣地。
接下四大金刚重塑工作时,蔡水况四十来岁,正处在年富力强且技术趋于纯熟的阶段。
他后来回忆说:“每天搭着梯子爬上爬下几十趟上百趟。如今要是再做,是完全不能的了。”
漆线雕
事实上,对于蔡家,“妆佛”作为营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从蔡水况的父亲蔡文沛那一代开始,蔡家人开始离开小小的马巷镇,到厦门市区发展。
但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妆佛”技艺一度停滞。
好在蔡家人兼具了匠人的执着和闽南人的实用主义。
蔡水况父子先后对漆线雕的应用进行变革,将之拓展至英雄人物雕塑、工艺摆件等领域。
从今天来看,这样的变革虽然出于无奈,但也的确为漆线雕的延续找到新的出路。
尽管闽南地区民间信仰氛围依然较浓,但年轻的一代已经很少有人乐于将“佛”请到家中,每日供奉。
蔡超荣是蔡水况的侄子。
蔡超荣对马巷镇已知之甚少。但几十年前,家族中的长辈还有很多在做漆线雕,孩子们仍然可以在日常的亲友走访中,观看“妆佛派”工作的场景。
这些成为蔡超荣从事漆线雕的最初土壤。现在,他和堂哥蔡士东,成了蔡氏漆线雕的新一代传承人的代表。
蔡超荣说,现在厦门漆线雕已经基本脱离“妆佛”,因为没有人来做佛像了。
过去漆线雕作为家族的营生,传男不传女,但现在只要是有兴趣愿意学的,都可以在蔡氏漆线雕学习。
现在,漆线雕和陶瓷、漆器等结合,借鉴现代绘画、设计,逐渐发展为一种灵活的造型艺术,衍生出应用领域更加广泛的产品。
“我们每代传承人手里有一些新的东西。技法还是老的技法,但每次做新的东西,我们就想在传统上能不能再加点东西。这样漆线雕才会在传承中发展,这门手艺才是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