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半个中国,寻找非遗的尊严和共鸣

非遗有很多很多的价值,与其他文化的不同,是非遗的第一魅力、第一价值。
九年非遗走访这和那文化

文 | 许伟明

大约九年前,我乘坐绿皮火车从北京来到东北的加格达奇,那时是九月份,但大兴安岭已经很冷了。我从加格达奇坐上汽车,在深夜里走了两个小时,最后来到了内蒙古最东北部的鄂伦春旗。在其后的9天里,我来到几个猎民村里走访,追寻鄂伦春民族渐行渐远的传说。

那个时候,距离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公布已过去了六年,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并没有“火”起来。我做为一名记者,自然也没有料到,将来去做一家专注于非遗等传统文化传播的公司。

时间过得很快,到如今,我们已经转了大半个中国,在城市街角、高山村落,走访了好几百名的非遗传承人。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非遗”这个词也逐渐耳熟能详起来,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一个言必称的词汇了。

我们之所以持续去关注中国非遗,根本的原因在于对中国文化多元性的着迷。中国真的很大,这种大不仅是幅员辽阔,还在于他内在差异的丰富无穷。

就以茶叶为例,我们去过很多茶叶产区,看到了形形色色的茶园景观和制茶工艺,但第一次在红瑶人的寨子里看到一位老人家用猪油炒茶,我还是感到吃惊。因为在我的原来印象中,饮茶要尽量远离油腥,而她们那边的人却完全不是这样处理茶叶的。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气候、物产、河流,有不同的历史、传说、信仰、禁忌、偏爱,有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表现给我们看的,就是各地非遗的不同。

这些年,我们尽量去一些自然地理差别大的地方,这样的话可以看到更大的人文区别。这种差别,就不仅仅是粽子、汤圆南北咸甜的区别,而是语言、服饰、饮食、建筑、信仰、习俗等所组成的文化系统的大不同

非遗有很多很多的价值,而我个人认为,与其他文化的不同,是非遗的第一魅力、第一价值。这种不同告诉我们,在我们习惯的世界之外,人们还能够这样与自然相处、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

不同的反面是统一,在城市化、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每一座城市都恨不得直接建在巨大的流水线上,所有人都在追求一致,只有一致才能带来高效、省时,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拜这种统一化所赐,我家附近的一个广州社区竟开了两家星巴克,它们的拿铁的味道几乎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星巴克是一样的。统一带来便捷,你可以在另一个城市展开几乎一样的生活。

当然,有人喜欢星巴克,也有人喝手冲的或者速溶的,也有人干脆不喜欢咖啡。只要个体的差异存在,多元性永远都会存在。但产品的丰富、选择的多元,就意味着多元吗?如果是的话,这个世界最多元的地方会是大型的超市了。

多元应该是指人类创造并享受的一切东西的多元,他不仅仅指的是物品,更指的是不同人群所创造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尤其是在主流文化之外,还有丰富的亚文化,这些亚文化中有很多是主流文化所陌生的,甚至被主流所厌恶的。

过去九年来,我们不断去寻访非遗的传承人,本质上是因为受到一种对亚文化进行记录的使命驱使,我们认为那些地方或人群的不同活法,可能是边缘的、陌生的,有时也是难以理解的,但却自有其价值。

我们持续的行走和记录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去表达那些被认为落后的、边缘的文化遗产,在今天社会里仍应该有的尊严和共鸣。

本周六,就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了。今年全国的主会场设在广州,其中一个活动口号是“见人,见物,见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到底是见什么呢?我想,首先就是去见到“不同”,去发现他们的价值和尊严。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