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误会:我们为什么纪念屈原?

纪念屈原是一个谎,但却是一个温暖的谎

文|许伟明

又是一年端午,许多地方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来度过这个节日。至于人们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相信你早就听过,这些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一个我们只在楚辞中遇到的战国诗人。

这个传说是可疑的。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为何单拎一个屈原来纪念,还非得选在端午这天?而吃粽子、划龙舟,又和纪念屈原有什么关系呢?

端午节纪念屈原,是一个历史的“谎”(闻一多语)。可以肯定的是,端午节出现时间比屈原还早,它是源于古代人对避瘟驱毒的需求。

随着时间推移,端午习俗也在流变,人们以这个节日纪念历史名人,屈原最终从众多名人中突围。端午源于纪念屈原的谎,就这样一代代传下来。问题是,为什么是屈原,我们纪念屈原究竟纪念他的什么?

摄影@这和那
位于秭归县的屈原祠。摄影@这和那

端午节早于屈原

端午节当源自先秦的夏至节,它的节俗的原本主题是祈福禳灾,相关的活动也是为了避瘟驱毒、防疫祛病等。

这和端午节所处的时间有关。起初端午是农历的夏至,也就是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从这天起,天气将越来越热,与此同时,蛇虫等动物开始出没,五毒开始横行,人类因为炎热抵抗力也下降,面临的病害风险在增加。

也就是说,端午节的出现时间是早于屈原的。诗人闻一多也是一位学者,他就对端午的起源有过仔细的考证。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用丰富的史料来证明,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南方吴越民族图腾的祭祀活动,时间远早于屈原所在的战国时代。

闻一多认为,古代的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为了表示自己是“龙子”的身份,他们有断发文身的风俗,以此强化人和龙之间的关联。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在水网密布的吴越地区,人们会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其中便有近似于今天的龙舟竞渡比赛。

为什么要以龙为图腾,闻一多也有专门的论述,这里不多言。根据他的观点,吴越地区的赛龙舟、吃粽子,本质上都是为了对龙图腾进行祭祀。其中,粽子这种食物扔到水里,也是要扔给水中的龙神食用的。

总的来说,在古代吴越地区,粽子是给龙神的一种祭品,而类似于赛龙舟的竞渡,则是一种娱神又娱人的仪式。这种节俗的目的,是为了强化人作为“龙子”的身份,获得更多来自龙的保护。

之所以要有图腾崇拜,根源在于当时的生产能力下,人们对自然的无力、恐惧,因为恐惧才去搞这些活动,以此祈求安康。所以闻一多说,“这一切,表面上虽很热闹,骨子里却只是在一副战栗的心情下,吁求着生命的保障。所以从冷眼旁观者看来,实在是很悲的,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

随着节俗的发展,大约在汉魏时期,端午和夏至分离,但端午节祈福消灾的本意并没有改变。甚至在一些地方,人们至今依然在夏至这天赛龙舟,而不是端午,这大概对接的是近两千年的古老节俗了。

粽子作为一种祭品,在春秋之前就已经出现了。闻一多甚至推测,粽子的历史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而值得注意的是,在7000多年前,长江流域的农民就种植水稻了,因此闻一多的推测还算是保守的。

除了闻一多的这个吴越地区起源说之外,也有很多学者试图论证端午节缘起于其他地方,但闻一多似乎获得了更多的支持。而大多数学者都有一个相同的倾向,即认为端午节起源于人对自身生命健康的关切,而非起源于对某个历史人物的纪念。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人物,他大概也过端午(夏至节)。但他肯定想不到,在离世的几个世纪后,人们过端午是为了纪念自己。

纪念屈原是一个“谎”

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端午节的主题增加了纪念屈原,这很难说清楚。只能这么推测,从祈福安康到纪念历史名人,背后的驱动是人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在提升,随着人们对自然的无力感、恐惧感降低之后,人们开始寻求人类群体的更高层次的价值。

到汉魏时期,夏至节和端午开始分离,但端午祛病禳灾、祈福安康的主题没有变。在不同的地方,端午也开始出现了对本地区品德高尚的历史名人的纪念,如伍子胥、勾践、曹蛾、屈原等。

汉王朝确定了端午仪典,乃使端午成为全国的重大节日。至晚在东汉后期,人们过端午“亦因屈原”,而致端午节俗与纪念屈原相联系。但还不清楚,汉魏时期,屈原是不是已经走上了端午的C位。

大概是从汉到唐的这段时间,屈原逐渐在一众被纪念的人物中凸显出来,其符号意义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这也离不开文人的各种表述,把屈原和端午之间的关系绑定得越来越深。

这大概也得益于汉代之后的文人对屈原历史的打捞。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将屈原列入列传系列,为人们了解屈原生平提供了最早的史料。在太史公之前,汉初的名士贾谊曾被贬至长沙,留下了《吊屈原赋》——楚辞和汉赋,也就这样有了一种具体的、有温度的联系。

贾谊、司马迁都尊重且传播屈原的高洁精神,虽然没有直接说纪念屈原和端午的关联,但把屈原从一堆历史名人中拎了出来,提到了一个特殊的文化高度上。这些努力也为后续对屈原的各种传说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屈原和端午的传说,最广为流传的是,南朝梁的吴均的《续齐谐记》中写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

吴均这个版本的大意是,屈原是在五月五这天投江,楚国人每年在这天祭祀屈原,但祭品却被蛟龙偷吃,于是楚国人就发明粽子,让蛟龙惧惮不敢再窃。

还有一个版本的传说,楚国百姓怕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

以上两种说法,都试图在粽子习俗和纪念屈原之间建立关系。两种传说都极为浪漫,他让我们相信,楚国人真的用一种很浪漫的方式,去纪念历史上那位同样浪漫的诗人。但在闻一多看来,这其实是一个“谎”。

粽子和屈原之间的这些传说,明显偏离了端午起源的事实,并且对很多疑问难以解释,比如,屈原是否在五月五这天投河,楚国风俗又为何逐步扩展至汉族的大部分地区。

历经汉魏至唐代的节俗演变,屈原成为端午节俗祭祀的主角,纪念屈原成为端午节俗活动的重要主题。晚唐的诗僧文秀就曾歌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万古传闻,听起来便是“从来都如此”的意思了。

我们纪念屈原的什么

想必是有人编造了屈原和端午的这段传说,端午纪念屈原是一个“谎”。但如果看到这里,我们就宣布“这都是骗人的”,那其实也没什么意义。

去了解屈原和端午的这段文化历史,更大的意义在于去解答,为什么一代代的人愿意选择相信这个谎,或者即使知道这是一个误会也要代代相传呢,我们究竟纪念屈原的什么。

湖北秭归县山村里的屈原老庙。摄影@这和那

钱穆说,“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我们对端午这段历史所附随的温情是,在纪念屈原这个“谎”上面,一代代的人并不是被动的“谎言”受骗者,而是主动的接受者、传承者。

一两千年以来,端午和屈原关系的逐渐加深,并非我们受“谎言”的“毒害”加深,而是表明了屈原人格一直都得到了尊重和纪念,并且用端午的节俗来进行一次集中表达。就像闻一多说的,“是谁首先撒的谎,说端午节起于纪念屈原,我佩服他那无上的智慧!”

但说到这里,我们依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是,历史为何做出这样的抉择,让纪念屈原逐渐成为端午的主题呢。这个答案应该从屈原身上去找。

我在2012年的时候,曾经到过一趟湖北宜昌的秭归县,这地方被认为就是屈原出生的地方。我去到三个和屈原有关的地方,一个是长江边的老屈原庙旧址,一个是屈原后人聚居的山村,还有一个是叫做乐平里的山村。

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乐平里的屈原庙,建在山腰之上,这个祠由一个当年80多岁的老人徐正端看管,他告诉我说,他原来是小学老师,因为敬仰屈原,从1991年开始,就义务来守庙。这位老人已经在今年2月的时候去世了,算下来他的一生共守庙30年,其间从不下山,而由老伴每天把饭送到山上的庙里。

秭归屈原庙的守庙人徐正端,他在今年2月的时候去世了。摄影@这和那

在那之前,我并不明白屈原这个距今2000多年的人对今天意味着什么,他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热爱自己的国家,但这样的人在历史上似乎也不少见。但见到那位老人之后,我似乎见到了屈原精神的具体模样。

屈原要求诚、求真,但那个时代并不允许他这么做。那个时代百家争鸣,也是各种权谋算计横行的年代,纵横家们像下棋一样摆布国家和众生,但情操往往不怎么样,很少人去哀民生之多艰,很少人像屈原这样求真求诚,于是屈原成了那个时代的异类,但即便如此,“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最终,为了维护自己的赤诚、干净、高洁,他选择了投河。

闻一多说,屈原要“生的光荣”,这不仅是屈原个人的追求,也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追求,屈原是一个代表。“时代一入战国,人们造下的罪孽想是太多了,屈原的良心担负不起,于是不能生得光荣,便毋宁死,于是屈原便投了汨罗!”

按照今天的理解,我们可以大概把闻一多说的“生的光荣”,理解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自我价值的实现”。屈原有着极为笃定的价值观,他愿意以全部的生命去求真求诚,如果终究被虚伪矫饰给打败了,那也不愿向世界低头。

屈原是一个为高尚理想而战的斗士,他不接受模糊,他所要的“生的光荣”,不是来自他人奉承、自我妥协,要对得起自己的初心、良心。就此而言,屈原是所有为高尚理想而奋斗者的代表,也是先驱。

中国汉族人选择在一个百毒丛生的端午节去纪念屈原,是不是也是认为,只有像屈原这样的干净、高洁的精气神,才能真正地荡涤人间各种的乌烟瘴气呢。

参考资料
1、蔡靖泉:《端午为屈原的节俗演变与文化意义》
2、闻一多:《端午考》《端午节的历史教育》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