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之死

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拥有一方端砚,既代表身份和地位,也彰显个人的格调。
端砚

文 | 李亚蝉

过去几年,这和那走访了中国几十个地区,记录传统文化和风土,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前不久我去了一趟广东肇庆市的白石村,那是一个专门雕刻制作端砚的村子。喜欢端砚的朋友应该听过,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对于古代的文人来说,拥有一方端砚,既代表身份和地位,也彰显个人的格调。

砚台在过去是用来研磨墨条的,是文房必备的用品,有点类似今天人手一台的手机,不过在今天看来,砚台的使用机会很少了。如果不是书法爱好者或者收藏家,谁会对端砚感兴趣呢?

别说毛笔字了,今天正经写字的机会其实已经很少了。现在的公司,很多在尽力做无纸化办公,把字写的好看,还真不如把PPT做好来得实际。那么,古典的书写在今天还有多大的价值?

端砚

以砚为田白石村

白石村位于广东肇庆端州区,村民大约是1100人,制作端砚的历史已经有1300多年了。直到今天很多村民的住宅本身就是端砚的作坊和门店,很多地方码放着大量的端砚石料。在村里,你到处可以看到埋头刻砚的场景。

这里有个叫程文的雕刻大师,是端砚雕刻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他说,在人民公社时代,其他村子的村民都是靠耕地赚取工分。但在白石村,端砚就是他们的耕田,村民靠雕刻端砚获得工分。

端砚
端砚雕刻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程文

上世纪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日本人开始大量采购端砚。当时,白石村里九成的端砚订单都来自日本;1988年以后,台湾人和韩国人也先后来买端砚;再后来,内地的市场兴起,推动了白石村端砚产业的一步步发展。

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村落迅速凋敝而难以传承。但白石村的端砚技艺的传承相对还是很完整的,从事端砚制作的收入也还不错。据说,白石村超过一半的人在从事端砚制造,全村每年做出来的砚台大约8万件。

端砚
白石村很多地方码放着大量砚石

白石村的端砚雕刻,现在已经有了很多机器的介入,但好的端砚还是得靠手工来做。雕刻的人要费尽心思,既要体现端砚的实用价值,也要赋予它艺术审美的价值。程文说,端砚的雕刻最终考验的是想象力,一刀一刀刻下来要有灵气,能体现制作者个人的技艺和审美。另一位雕刻大师蔡三洪则说,砚石里有一种含蓄的美感,好的匠人需要将这种隐藏的美提炼和表达出来。

端砚
端砚雕刻大师蔡三洪

端砚是“四大名砚”之首,它自古以来是为中国最高端的书写者服务的。很长一段时间,端砚作为贡品,只有达官显贵才能拥有,一般文人是用不起的。很久以前有个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面有个情节是这样的:乾隆赏赐大臣刘墉一方端砚,刘墉还没等墨水干了,就赶紧揣在怀里,生怕皇帝会反悔。可见端砚确实很珍贵。

肇庆地处岭南,远离中国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但谁会想到,这里借助名贵的砚石,竟和全国的文人产生了特殊的关联。

端砚
雕刻端砚的工具

消失中的书写

使用砚台研墨的时候,沾点儿清水,然后根据需要的浓度来研磨墨条。好的砚台,石质细腻,发墨好,浓度好控制,墨水不容易干。当然,今天很多人写毛笔字都是直接用瓶装墨水,不再需要墨条和砚台了。但是在以前,研墨这个环节却是非常关键的。

有个广为人知的野史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写《清平乐》的时候,杨贵妃亲自为他研墨。这种待遇,这是多少文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但如果这个场景换成贵妃娘娘给李白倒瓶装的墨水,那就无趣了。

普通的文人,自然不能奢望贵妃研墨,但红颜知己还是可以有的,所以才有了“红袖添香”这个词语。清代有个才女席佩兰,她是这么描述“红袖添香”的场景的:“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简单来说,就是知己美女亲自为你研墨,陪你读书,陪你写字。

“红袖添香”这个词有颜色,还有气味,真是道尽了文人的心思。这个词也反映了过去的文人将书写这个事情看成体现自己才华的重要时刻。他满腹的才气将要倾倒出来,马上要变成一个重要的作品,当然渴望有一名美丽的女子来相伴和见证。而且,最好这名女子还能用研墨的方式参与进来。

“红袖添香”这个词今天依然流行。但今天的人其实很难有这种体会了,因为书写对我们来说太便利了。我们平时的写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写,而是在键盘上或手机屏上打字。系统自动套用计算机的字体,我们的打字其实并不创作文字的字形之美。

所以,我们也越来越远离书写这个过程本身自带的一系列美感。古代文人在书写之前,郑重的焚香、正身、洗砚、研磨,将专注力倾注在手上的笔毫。这个过程里的修炼,我们今天是无从体会了。

端砚
87版《红楼梦》里的探春结社

记得《红楼梦》里探春发动诗社,组织的大观园里的宝玉、黛玉、宝钗、妙玉、惜春等人一起作诗。这可不是口头吟诵完就了事了,而是要很庄重的书写下来的。后来,黛玉在病中听到宝玉和宝钗成亲,悲愤之下,把自己之前写下的诗稿全部焚烧,这成了黛玉一生中最决绝和悲情的时刻。

黛玉烧书稿的做法,被理解为自我的了断,这其实对应的是中国“敬天惜字”的传统观念。写了字的纸,就不是一张简单的白纸了。它像是被赋予了某种价值,变得有灵魂了,不能随意处理,更不能当垃圾扔掉,而要在一个专门的炉子里郑重的焚烧。

如今,在很多地方还可以看到字库塔、敬字塔、惜字塔等遗迹,这些塔就是专门用来焚烧书写过的纸张的。这样的焚烧处理,它的背后其实是对知识的敬重,对文字的尊重。 

所以,端砚这个文房,用料好,雕工细,传承上千年,背后是中国文人传统中对知识和书写的尊重。这种尊重是端砚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地位。今天,端砚依然存在,而且不仅用来收藏,还有很多回归到服务书写这个本来状态。更幸运的是,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将书写看做一件认真、严肃、而且庄重的事情。

穿越历史,我们会看到,在青灯之畔,文人日复一日、勤勉庄重的伏案书写,这可能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中最执着的一种姿态。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