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走读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一书的前言部分)
一
从中山石岐出发,穿过珠海,来到澳门。岐澳古驿道,在历史上曾经是南北往来的通衢,林则徐、郑观应、孙中山等人,以及无数的商贩、百姓、传教士,都从这条路走过,并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
后来,随着现代公路的开通,这条路归于寂静,不再繁忙,被浮土慢慢地掩盖。直到前几年,人们在五桂山中扒开一米多厚的土层,当年的石径一寸寸地显露了出来,延长成一段长长的路。林则徐、孙中山等人的脚步声,似乎在这条古道上又回响了起来。
岐澳古道的发掘和重修,像是一个隐喻。粤港澳大湾区那么多个城市,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很多已经被时间收纳,凝为记忆。它们可能有些模糊了,可能被浮土掩盖了,但不会自行消失,只要愿意定睛细辨,只要耐心去发掘,依然能在今天的大地上看到一条条线索,或者一个个片段。
大地上的这些文化线索或者片段,有些隐于闹市,有些藏于乡间;有些留存了长长的段落,有些只剩下难解的只言片语;有些还有文物的见证,有些则只有世代相传的故事。总的来说,它们是时隐时现的、断断续续的。但只要我们把这些散落的线索耐心地绾结,把散落的片段有序地拼接,就能得到一条条更长的、更清晰的文化脉络。
以大地上的这些文化脉络为基础,广东省正着力构建一个“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体系,以一条条穿越于大湾区的小径,接续大湾区的文脉,并组合成一幅在古今时空中来回穿越的文化行旅线路图。
在这个游径体系里,历史与地理得以紧密衔接,时间与空间相互交织渗透。大湾区过往的人文历史,转变成为今天大地上的文化旅游脉络;而今天的文化旅游脉络,又会带着人们去追寻过去的人文历史。大地上这些细细密密的文化脉络,如同林中的小径,层叠交织着,节节延伸着,我们穿越了它们,也就穿越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和今天。
二
粤港澳大湾区自提出并成为国家战略以来,已成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通常的理解,这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的概念,它包含港澳和珠三角九个城市,具体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它是一个超级城市群,而它内部的不同和大同表现得一样鲜明。
大湾区内的十一个城市,既分属于两种社会制度,又涉及三个关税区和三种货币,任何一个领域想要达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高度协同,都需要粤港澳三地在体制与机制上做出许多调整和创新,这是大湾区内部的巨大不同所导致的。
但从大同的角度看,大湾区的各城市又处在共同的岭南文化圈内,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文化同宗同源。国家的战略规划明确,大湾区要共建“人文湾区”,“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由此而言,大湾区内的深度合作,既能够文化先行,也必须文化先行。
在全球城市或城市群的竞争格局中,除了城市硬件、经济数据的比拼之外,文化特色、城市品质、创新能力等柔性元素,越来越成为城市或城市群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的其他超级城市群,如巴黎大都市圈、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等,都是国际文化的高地,无不张扬着鲜明的文化魅力。
而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粤港澳大湾区,她有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这里的传统建筑、习俗、饮食、戏曲、手工技艺,都是地道中国的一部分。这里的人民历来有着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精神,于是这里的文化也有着兼收并蓄的气度。在数百上千年的南北通融、东西交汇之后,这里的文化遗产有着鲜明的地域性。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我们说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这些共同记忆又是什么呢?既然我们说要讲好粤港澳大湾区的故事,又该从何讲起呢?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已经回答或部分回答了这些问题。
自2020年起,广东省已经发布了两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包括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游径、华侨华人文化遗产游径、古驿道文化遗产游径、海防史迹文化遗产游径,以及西学东渐文化遗产游径、近代商埠开放文化遗产游径、非物质(粤剧)文化遗产游径。这几个主题之下的湾区历史记忆,都有着突出的节点、明确的坐标、清晰的脉络、丰富的细节,而且现存的遗产多分布于大湾区内的不同城市中,需要各城市共同合作来发掘和讲述。
以孙中山文化遗产游径为例,大湾区内的每座城市都留有与孙中山成长、学医、革命、治事等相关的文物和遗迹,也有后来人为了纪念孙中山而建造的一系列纪念物。孙中山的故事,串联起大湾区内的各个城市,成为今天大湾区共同记忆的一部分。因此,也只有在大湾区的范围内找寻,才能获得一幅相对完整的孙中山故事的拼图。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的建设,让粤港澳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串联沟通,构建成一个极富历史底蕴的游径系统,共同展示粤港澳的包容性和岭南文化特质。它从线性文化遗产的角度,谋划和推进粤港澳的文化合作,将增强大湾区各城市文化联合,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情感纽带,为大湾区更深入和广泛的合作积蓄精神力量。
当然,这个文化遗产游径体系的持续建设,还需要对大湾区文脉进行长期持续的梳理和研究,让空白的部分得以填补,让歪曲的部分得以纠正,让模糊的记忆再度清晰起来,让灰暗的部分得以恢复颜色,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只有更清楚地知道来时的路,才能更明白,大湾区要去向何方。
三
《走读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一书便是在上述的背景下出版的,旨在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沿途的重要文化遗产进行走访、梳理,让大湾区过往的记忆和厚重的大地、古老的文物、现存的建筑、当下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本书的内容主要基于广东省公布的文化遗产游径建设的相关计划,重点关注孙中山史迹、海上丝绸之路、华侨华人文化、南粤古驿道、海防史迹等主题之下的文化遗产。在这些大的主题之下,梳理粤港澳三地之间千丝万缕的文化渊源。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深入大湾区的一个个文化现场,在文献史料中爬梳钩沉,细细发掘这片大地上的故事,打量那些文化遗产的今时面目。当然,粤港澳的历史过于浩瀚庞杂,游径的设计不可能无所不包,本书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且很多历史文化课题已有大量学者形成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不须赘述。作者要做的是,立足现有的文化遗产,发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有机联结,让其间的脉络清晰呈现出来。
历史不曾远去,历史就在脚下。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开篇里说:“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
在对大湾区文化遗产的寻访过程中,作者走近在历史长河淘洗中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尤能体会文化与历史的种种真切,那些我们称之为历史的过往并非虚无,而是带着或粗粝或细腻的质感,带着难言的重量和从历史穿越而来的余温,来到今天与我们相逢。
经历千百年的岁月洗礼,从沉船中打捞的瓷器色泽仍旧莹润古朴,大地上的建筑依然坚固,古驿道继续在山海之间延伸,生了锈的炮台像雕塑一样耸立,而伟人的遗志仍在激励今人奋斗……这些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都是今人从先辈手中接过来,又将继续传下去的宝贵资源。在走访与写作的过程中,作者不断感慨于这片如今被唤作“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地的神奇,它不仅创造着经济的奇迹,也拥有厚重的历史、富饶的文化。
如果将来的某一天,你到达书中所写到的那些游径的附近时,突然有一种冲动要去亲眼看看那些器物和遗址,或者亲手去触摸那些古老的建筑,那么本书的全部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