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指尖塑梨园

屋子里有一股泥土的味道。
惠山泥人

文 | 许伟明

“惠泉山下土如糯”

屋子里有一股泥土的味道。

喻湘涟一个人坐在靠窗的位子下面,用一团黑色的泥巴,仔细捏一个小泥人儿。这种时候,她不喜欢被打扰。

但我们来打扰了,她有点生气。但她还是搬出很多椅子,“来,坐!”。我们看她年过七旬,想帮着搬椅,被她生气地制止了。

一旦坐下,她看我们确实是前来虚心求教惠山泥人的,又很快高兴起来。“来,喝茶!”

惠山泥人
喻湘涟是惠山泥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们到来时,她正坐在位子上,仔细的捏泥人。摄影@陈逸航

惠山泥人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但真正兴起应是在明清。

无锡惠山脚下的泥土,是惠山泥人的唯一材料。苏东坡途经无锡时,大概是鞋子曾被这种泥土粘住了,曾留下诗句:“惠泉山下土如糯”。

喻湘涟从一大块黑泥中抓取出一小块,放在手里搓成条,然后故意把一端压弯,立在桌子上。那泥土就一直这么立着,下弯的部分没有继续下榻,整块泥土也没有下坠。

就是这种泥土造就了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
惠山的泥土质地细腻柔软,可塑性、站立性都很强,而且干而不裂,弯而不断,被称为“磁泥”。摄影@陈逸航

捏泥土这个事,看别人做一两次还觉得挺有意思,但换作自己不断捏泥土,就会觉得很枯燥乏味了。年轻人爱干的不多。

虽然希望这门手艺有年轻人来接班,但从对人家负责的角度,喻湘涟说她不大建议年轻人入这个行,因为好不容易吃苦练出一门手艺,最终的收入也不高。这也是这门手艺面临的传承困境。

孩童的玩具

喻湘涟更喜欢给孩子们捏泥人。

她说,给孩子们捏的时候,他们会特别惊讶也特别高兴。一个人、动物,经过她的手,三下两下就捏出来,和变魔术一样令人称奇。

喻湘涟从八岁开始,就随外祖父学做泥人。她现在已70多岁,但手指依然灵巧。抓一点点泥土出来,她瞬间就把泥土搓圆,偶尔用木板拍几下,偶尔用小木棍压几下、掐几下,一只小手就出来了。

惠山泥人
给孩子的玩具,是惠山泥人的一个重要类别,习惯叫做“粗货”。但其实“粗货”并不真粗,也蕴含着艺人精湛的手艺。摄影@陈逸航

在惠山泥人的儿童玩具中,最常见的是蚕猫。

惠山泥人
在清代《广蚕桑说辑补》“杂说”中就有记载,“蚕最为鼠所喜食,饲蚕者不可无猫。无猫之家,每以泥塑假猫外加粉饰,置蚕室中吓鼠,此可暂持,久则不灵。”摄影@陈逸航

彼时江南之地,多为桑蚕之家,鼠患严重,偷吃蚕宝宝,对养蚕威胁很大。养蚕户就买了蚕猫来镇鼠。久了,农村形成了习俗,只要养蚕户,家里有猫没猫都会买一个惠山泥人的蚕猫放在养蚕室。

喻湘涟的外祖父蒋金奎捏泥技艺高超,并以捏蚕猫十分传神而闻名,被尊为惠山泥人的“猫王”。

惠山泥人
在春耕时节畅销的“泥春牛”。牛身上绘着青黄两色,共同寓意庄稼的良好成长和收成。摄影@陈逸航

这些有趣的“粗货”,背后是过去江南地区的传统桑蚕和农耕生活。

到今天,江南地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农耕生活早已远去,“蚕猫”和“泥春牛”的身影也越来越罕见。

但是另一个“粗货”——“大阿福”却流传至今,并且被发扬光大。

大阿福源于无锡一带的民间传说,现在基本是无锡惠山泥人的代言形象了。

惠山泥人
从外形看,大阿福是一个大胖娃娃,可爱又憨厚,怀抱狮子或麒麟。在惠山泥人中,习惯见到把大阿福做成一对男孩和女孩。摄影@陈逸航

指尖塑梨园

动物可以稍微变形走样,依然能觉得极为相似。但捏人不同,要把人捏得“像”,是很困难的,要捏得好,当然得靠练了。

惠山泥人
我们每天都看人,对人的形象再熟悉不过了。但越熟悉的东西越不好捏,捏得好不好,很容易就看出来。摄影@陈逸航

在惠山泥人里,捏人主要是“捏戏文”,就是用泥塑的方式表现地方戏剧,这种戏文角色题材的泥人叫做“细货”。在细货中,惠山泥人最常见的是昆曲、越剧、锡剧等。

喻湘涟说,过去有一些捏戏文的老师傅,和戏班子关系很要好,在戏班子上台演习的时候,他就在台下观摩捏造型。用泥人定格住戏里的某个动作瞬间,然后再把做好的泥人拿给戏班子的师傅看,听取人家的修改意见。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
在喻湘涟的工作室里,可以看到很多来自《珍珠塔》、《白蛇传》等等著名戏剧角色的泥塑。摄影@陈逸航

把形捏好很关键,上色同样重要。

捏好的泥人,放干了就进行彩绘上色。彩绘讲究:“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因此看惠山泥人,色彩很鲜艳夺目。如果必要,再装饰些帽子、胡子、穗子,这就成了。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
彩绘能给泥人带来新生,一个黑乎乎的造型,因此变得多姿多彩了。摄影@陈逸航

上彩讲究的不仅仅是色彩搭配,还有绘画,包括衣服纹饰的绘画,脸部表情的绘画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喻湘涟教授学员时,都要学员练习书法,掌握基本的书法运笔方式。

喻湘涟说,“什么是色彩,色就是黑白,彩是多彩的颜色”。

制作惠山泥人的过程,恰是在黑白的基础上诞生多彩的过程。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