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广东省内主要有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他们既有明显的相似,也有着具体的不同。其中,广东省内使用客家话的人口约30%,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的语言、文化、传统也都独具魅力。
在《客家味道》这集里,摄制组来到梅州、河源、惠州(这是广东客家人最集中分布的三个地区),深入到乡间角落,感知和存档客家质朴而悠远的味道。
客家的味道究竟是怎样的味道呢?由于客家文化内部也有丰富的差异性,我们无法给你清晰的答案,但借由客家人的生活、饮食、山歌、建筑等等,我们希望能够打开一扇了解广东客家文化的窗子。
山河与家园
历史上,客家人曾五次向南大迁徙。在这一过程中,有一部分客家先民来到了粤东偏北的山区里落脚扎根。这片广袤的山区,与江西、福建接壤,又有古老的驿道向北交通,于是成了许多客家先民漫长南迁之旅的终点。
今天来看,东江、梅江流域成了广东乃至全国客家人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这片土地从粤东北一直延绵到珠三角。
对于初来乍到的客家先民来说,大山提供了早期安全的庇护。于是粤东北的大山地区,也有了“逢山必有客”的说法。
客家人在此间落脚、安家、耕种、繁衍,又在此生活、传承、歌唱。如今,多少岁月过去了,他乡早已成为故乡,这里成为客家人陶然的乐土。
越过高山,我们找到了一个个远离城市的客家村落。每认识一个新的村落,我们都更接近那些客家人艰苦开拓、创建家园的过往光阴。
就像在茫茫的大山中,一个叫桥溪村的客家村落,藏身于深深的山谷中。构筑起这样的世外桃源,一代代的客家创业者,需要付出怎样的勤劳和坚忍?
大山是严峻的,大山也是慷慨的。要获得大山的馈赠并不容易,就像阴那山脚下的这片齐整的茶园,也是客家人勤劳的见证。
如果大山是客家人的天然屏障,那形式各样的土楼、围屋,则是客家人群聚群居,寻求安稳、创造幸福的见证。
土楼是极具客家特色的传统民居,一个大家族居住在一座建筑中,往往只有一个大门对外打开。外面一个世界,里面一个世界,对外保持警惕,对内供给安全和秩序。
除了土楼,还有四角楼、围龙屋,各种各样的客家民居形态,都可以在广东找到。
在大山之间,东江、梅江一路流淌壮大,分别流向珠三角和汕头,它们也构成了广东客家人迁徙、安居、交流的大动脉。
在河源东江边的苏家围,是一座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客家村落。当年的苏氏先祖选择在此安家,应该是迷上了这山水环抱的便利与美好吧?
接续中原的文脉
客家人自中原而来,并将中原的语言、文化、音乐都带到了岭南。其中最为独特而鲜明的,大概就是客家文化中鲜明的儒家文化气质,具体表现为崇文重教传统的源远流长。
许多客家古村建筑里,至今铭刻着数百年前的家训和族训。而哪怕是在最偏远的客家村落里,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传统风尚也会被严谨认真地传承下来。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如今,中原地区的古代文化已经淡去,而远在岭南的客家人,却在大山之中,将孔孟之道传承至今。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礼乐不分家。客家人从中原带来的,除了古老的“礼”,还有古老的音乐。这种音乐,如今被称为“广东汉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它的曲调鲜明的表明了,他们就是来自古老的中原。
在梅州松口古镇的一条小巷里,我们遇到了一个正在排练的汉乐剧社。在这里,中原的汉乐在每一个平常的清晨响起,悠远的曲调里,深藏着久远的中原记忆。
如果我们细细深究,很多客家人的手艺、传统、饮食,都有着中原的渊源,只是由于时间的侵蚀让这种印记不再明显。但我们在河源记录的猫头狮,至今还有着鲜明的中原色彩。
河源的猫头狮,像猫又像狮子。它来自中原,却既异于北狮,也不同于南师。这个如今已经罕见的手艺和习俗中,隐藏着广东客家和中原的传承密码。
在惠州龙门县,流传近千年的盒萝竹编手艺还在传承,结婚、年节时,能备套做工精细的盒箩礼盒,才是真讲究。
年复一年,客家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把古老的中原文脉接续到了岭南。
大山里的风味
居住于大山之中的客家人,以自己的勤劳从四季里收获。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和细密的心思,把这些收获转化为餐桌上的美食。而客家的饮食,也总带着浓浓的大山风味。
每年金秋,梅州一带的柚子树就会挂满果子。硕大的柚子,像是巨大的灯泡,装饰着整棵柚子树。甜中带点微涩,柚子或许是最有客家风味的一种水果了。
客家人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方式,他们善做酿菜,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五花八门,无所不酿。哪怕是最平凡的食材,在客家人手上也能转化为最悠远的味道。
哪怕是寻常的一块豆腐,经过客家人的“酿”,也能饱含丰富的味道。
简简单单的糯米,依靠着客家人勤劳的双手,和时间的发酵,便转化成了最醇厚的客家娘酒。
经过双手创造出来的生活,才是最稳妥的幸福。而经过双手获得的美食,才能吃出甘甜的味道。大山不承诺富足,但会给勤劳的客家人应有的回报。
一年复一年,柚子又一次成熟,谷物又一次变为佳酿。无论客家人走多远,家乡的味道总像是一股特殊的力量,指引着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