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许伟明
把银当丝线用
杨洪江刚过30岁,却已经做了15年的银饰了,现在他是湘西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传承人,尤其擅长拉丝。
银具有惊人的延展性。杨洪江先把一根银条打细,先后穿过从大到小的钢板圆孔,银条也就慢慢变细,最后细如针线。
现在,拉丝的钢板是订做的,钢板坚硬,小孔从大到小的渐变足够称心如意。拉钢丝用的是一架小轱辘,把钢板固定住,银丝穿过孔眼睛,然后缠在轱辘上,转动轱辘,更细的银丝就一点点地从孔中抽出来。转动轱辘讲究用力均匀,太猛太快便会将细小的银丝扯断。
杨洪江是苗族人,从小在苗寨里长大。他的父亲也是一个银匠,他既和父亲学技艺,也向其它师傅学习。
银饰是苗族人的必需品,银饰就像衣服,也要更新跟上新时尚。“一般人不断喜欢新的东西,你天天看上辈传下来的东西,就会想换一套。”银饰用久了,或者多人轮流穿也会坏,需要修补。“经常把银饰取下来,穿久了银也会破,就取下来再打别的,打其它的图案。过节的时候几个女孩子搀在一起,手拉手会互相刮到,银线有时候会掉了,有时候会扁掉,因为是空心的。”
因此,一个规模不大的苗寨,往往有比例不小的银匠。
“一家都有好几个了,一个村子有几户人家做嘛,算也有十几二十个人做吧。但银匠的手艺必须跟上姑娘们的新要求,坏掉就要修,修就要熔掉。熔掉再做的时候你会不断改进自己,融入自己的创意啊。而且不同年龄有区别,比如老人家和妇女、小孩子、少女穿的银饰都是不一样的。”
创意只是一方面,“评价一个银匠做得好不好主要还得看工艺,就看他做得精致不精致,也看他的图案。”
而拉丝可能是银饰中最为精致的一种工艺了。它意味着,银饰不再被视作块状或者条状,而变成了更加柔软可以编织的丝线。杨洪江沉潜于专注中,他用镊子夹着细小的银丝线,转动镊子,银丝线慢慢被拼合成小片状,再嵌入已做好的荷叶形骨架的银片里,就成了一个可人的荷叶吊饰。
接着用火烧灼,银线和银线间、银线和骨架间都会因为一定的熔化而接合起来,也就是焊接了,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切依靠经验,没有明确的温度和时间作为依据,全凭感觉。温度不够,便焊接不牢固。过火了,就熔化过度,线条变糊了,“那样你就白忙活了”。
这是一个荷叶吊坠银饰的一部分,完成全部要有3天的时间。拉丝银饰的纹路和雕刻完全不同,它看起来更轻盈。“以前做的拉丝工艺,只是用来吊铃铛之类的,不像现在当线来用。以前只会偶尔抽一点做装饰,做龙的装饰之类的,用得也比较少。不像现在整个用银丝编起来的,一条全部用银线缠起来。”
在杨洪江的身边,老银匠文德生师傅正在给一幅银手镯进行打磨,手镯是半封闭式的,特意雕了两个相对的龙头,其中一个龙头嘴里含珠,精细的还可以转动,象征“双龙戏珠”。打磨时,银粉掉落,文师傅都会细心地扫到抽屉里的一个铁盒里。再经过玛瑙棒的三次抛光,银饰才能变得明亮夺目。
文师傅所做的是苗族银饰中最传统的一部分,他尤其精于雕刻。但杨洪江则专攻拉丝。这种技艺上的专精,或许也是苗族银饰成为世界文化奇葩的重要缘由。
苗族人的文字
在文师傅做的银饰中,大量出现龙、凤、麒麟、蝙蝠、鱼等图案。这些图案都象征着吉祥。龙、麒麟、凤是神兽瑞鸟,蝙蝠象征着“福”,鱼是年年有余。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银饰的图案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老人家戴凤凰,少女戴鲜艳的花朵、小草小鸟,少妇戴一些牡丹花。”文师傅说,“如果是求小孩子平安,那就给孩子戴上观音菩萨,或者戴麒麟啊、龙啊。”
这种种寓意在汉族也是极为常见的,这说明受文化的交融影响,湘西苗族人也和汉族人大量地共享一些文化形象。“苗族比较崇拜龙这种吉祥物,龙是上天的儿子,他是民间的传说,其实龙和凤谁也没见过,但它是神兽。比如你结婚以后你梦到龙,那就是你要得贵子啊。”
但另一方面,对这些图案,苗族人也有自己的独特阐释。文师傅举例说,“鱼”不仅仅是对“年年有余”的期盼,还因为鱼在过去苗家人生活中也是珍贵之物,以酸鱼等形式进行储藏,在客人来时方才端出飨客。所以鱼在苗家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银饰图案还有大量的生活场景的记载。文师傅指着一个银片上的图案说,“年轻人在那谈恋爱,开始害羞啊,背靠背坐,但头还是忍不住地回过头去。”过了一会儿,他又指向另一个银片,“这不是一对夫妻嘛,生了小孩回娘家嘛,她背上背了个小孩,他丈夫挑起猪肉和酒——这是猪肉嘛,前面是酒嘛。”
“我们苗族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就通过这些图案表达出来,很多方面描述了少数民族生活习俗,通过图案来表达。”文师傅说,“每幅画都是一个故事,它反映了我们苗家人的生活。就是用这样的方式传承下去。”
直到今天,银这种金属,对于苗族人依然有着图腾一般的意义。经过祖辈的积攒和传递,多数苗族女孩都有了可观的银饰。她们在节日时候的盛装,如果缺少了银,那将是极大的不完整。头饰上的蜻蜓、蝴蝶那些薄如蝉翼的银片颤动而发出的窸窣声,胸前的项圈垂挂的引领儿的叮当撞击的,是所有节庆必不可少的音乐。
一般女孩子每人都有完整的一套银饰,多为祖传下来的,如果要做中等规模的,也要8万至10万元。“富裕的家里,她配的银饰多一点。”尽量完整齐全的一套银饰服装重达30斤。但拥有如此财力的家庭毕竟是少数。杨洪江说,“现在一般在八斤到十斤,有的到十二三斤,但很少,一般人也戴不动,太重了。”男的主要戴银手镯、腰带等,腰带上会有银线,雕以龙之类的造型,“差不多6两”。
除了节庆之外,在喜事之日,姑娘们也需以盛装打扮。“家里有喜事,表姐表妹表哥结婚,自己都要穿(银饰),现在还有这种要求。”而丧事期间,一般不穿戴银饰。
苗族人对银如此重视,不仅因为其装饰功能,还因为银的驱邪、保值等功能。苗族人相信,带上银饰能够驱邪消灾获得健康平安。而银子作为天然货币,本身具有流通的价值。有观点认为,苗寨的吊脚楼容易在火灾中化为灰烬,但银却能在火中留下,因此苗族人把投资银作为一种保全财产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