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伟明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戴望舒的《雨巷》,构建了很多人对江南的文学想象。
好像很多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下着细雨的小镇,里头都有一位丁香花般的女子,撑着油纸伞悠然走过雨中,留给人美丽的惆怅。
江南的美感就像某种特殊的仪式,在粉墙黛瓦组成的影影绰绰的画面,油纸伞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意象。
这一回,我将前去徽州,寻访油纸伞。
伞面
我在一个烟雨季节来到江西婺源,这里是古徽州的一部分,地理上属于江南地区。此行的目的,便是去到一个叫“甲路”的村子,寻访古老的油纸伞制作工艺。
这段时间雨多晴少,我正好在一个晴天来到甲路村里。伞厂位于村中心位置,一进厂门就看到空地上大半摆满了撑开的油纸伞,在强阳光的照射下,刷过桐油的伞面反射出晃眼的色泽。难得的好天气,工人们正在抓紧干活,画伞、刷油、晒伞。
伞厂原本是一所小学,四边是两层的校舍,中间围出一个方形操场,面积和一个篮球场大致相当。后来学校搬走了,旧校舍被伞厂老板买下,于是成为一个传统油纸伞传习与生产基地。
厂里永久地散发着一股桐油的气味,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桐油是从桐树的果子中榨出来的,粘稠得像是发动机油。在中国古建筑,或者在渔船上,桐油也被用来防潮防腐。
一旦将桐油刷过白棉纸,桐油会迅速渗入白纸纤维之中,经过阳光暴晒后,纸面发生质变,变得像塑料袋一般的光滑与强劲,而且还变成了磨砂玻璃般的半透明。在中国造纸、竹艺成熟的基础上,不知是哪位人士最早发现了桐油和纸的完美协作,制造出第一把油纸伞。
至少一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制作油纸伞了。宋应星《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
刷桐油对天气比较挑剔,太阳越辣越好,目前的这种大晴天是很好的。工人把纸伞撑开,用刷子蘸上桐油,刷过纸伞面。刷过油后,工人再把伞拿到阳光下晾晒,直至桐油完全干透。
我问晒伞的工人,为什么不能在阴天的时候风干,或者放在室内阴干?工人说,只有在阳光暴晒时,伞面才会变得干净透亮。
油纸伞今天仍很难进行机械化生产,不仅在于大量的工序离不开双手,还在于晒伞的过程如同农作物的生长一般靠天吃饭,尤其离不开太阳。
伞画
伞厂的工人多为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在他们当中,36岁的张淑敏是厂里最年轻的工匠。她和57岁的师父,是厂里专职给油纸伞画伞面的两名画师。
她一手擎着小伞,一手握着毛笔在快速作画,落笔之处,颜料一片片地留在伞面上,红色的牡丹盛开,花瓣、花蕊、绿叶、枝蔓一点点地生长开来。
一大堆空白的伞面等着她画,就像陶瓷厂里那些空白的瓷器等着上彩。每天她至少要画几十把伞,伞面有大有小,半径约20厘米的小伞,她三五分钟内便可画完,尺寸更大的伞面,要多费点时间,但仍然很快。
张淑敏从20岁开始进厂,画了16年的伞画,那些牡丹、兰花、草木、藤蔓,她已经画了几千遍,所以她落笔的时候没有任何犹豫,只见娴熟、干脆、果断。不过有些时候需要题词,她就会画好后留下空白位置,等给她的老公来写。
油纸伞的利润并不高,工厂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工人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完成琐碎的流程。而年轻的一代很难接受这样需要耐心、收入却不高的工作。
在油纸伞的众多环节中,张淑敏的图画是油纸伞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很多时候,市场上的客户会选择印好的图案来做伞,或者干脆只要一把无需任何图案的素伞,那就没她什么事了。但也有很多客户需要手绘的图案,那便由她或师父来完成。
做伞的流程很是漫长和琐碎,大的流程就有30多个,小的流程则要上百个。我在伞厂的不同楼层内穿梭,在不同的工作室里,工人都沉浸在某个环节里,做伞骨架、绕伞圈、画伞面、刷桐油、晒纸伞。
除了我当天能看到的流程外,还有大量没看到的工序。在制作过程中,如削伞骨、锯葫芦、组合伞架、煮晒伞架、装伞键、裱皮纸、伞面题画、修卷伞页、漆桐油、穿饰线、套柄锤和结伞顶等。
伞骨
伞厂一楼过道上的一台音响,一直放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老歌,很多时候那是整个伞厂唯一的声音。油纸伞就像那些老歌一样,曾经也流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甲路村的油纸伞一直是村里的重要产业,如今虽然已过了鼎盛时期,但村里每年都要制作五六十万把油纸伞。
甲路村位于婺源县的西北部,村里人多姓张。这个村之所以盛产油纸伞,传说是缘起于一件偶然的事。在南宋末年,丞相马廷鸾是甲路张氏的女婿,有一次逸居甲路,从当时的京城杭州带回了一把油纸伞。甲路人竟从这把伞中摸索出了油纸伞的制作工艺,并不断改良工艺,后来还世代以纸伞为主要营生。
从一把伞到一个产业,不仅因为甲路人的手巧,还在于这个地方有着便于油纸伞生产与贸易的诸多优势条件。一来,甲路村是竹子之乡,其它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能满足纸伞生产制作所需。二来,在古代,甲路村地处古徽州和古饶州之间的通衢要道上,有着贸易便捷的优势。
中国做油纸伞的地方不少,除了婺源,还有浙江杭州,四川泸州、福建福州、湖南益阳等地,这些地方都是竹乡。油纸伞的基础是竹艺,其部件主要是伞面、伞骨、伞柄,其中伞面是棉纸做的,上葫芦头、下葫芦头是用木头做的,其余全是竹子,不用到任何的金属件。
油纸伞所用的优质竹子,至少要3年以上,竹纤维生长的时间足够长,才能变得更加坚硬且有韧劲。另外,所选竹子需是光照均匀的最佳,这样竹子内部的质地会更加均匀。在一棵整竹中,真正能用来做纸伞的部分不多。靠近根部的这段,竹节太细密,不能用。竹子开桠的那一大截,竹子质地不匀称,也不能用。掐头去尾,只有中间这一截可用。
本村农户自家都有大片竹子,每年秋季后,村民会上山砍竹,准备足够的竹料,供第二年春夏使用。砍回来的竹子,要在破开后,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去竹子中所含的糖分,再经水煮日晒,确保竹子不会被虫蛀、或者发生霉变,让竹制伞架更经久耐用。农民们会把竹子做好标记,分批整理储存。这里有一个讲究,同一棵竹子的材料,一般要用在同一把伞上面,这样能够更好地保证材质的一致性。
伞厂会根据市场的需要,去给每家农户提出具体的尺寸要求,并向每一家农户提供用来做伞架的上葫芦头、下葫芦头。这两个部件比较精密,都是硬木加工而成的,分别用来做顶部的伞尾、连接主伞骨和支伞骨的铰接座。农民们自己会把竹子刮掉竹青,削成合适的尺寸,再进行钻孔、拼架,成为伞的支架。
甲路村民对于纸伞的选材和利用早已形成一套严格的标准。比如,伞骨的部分,只能出现一个竹节。不同大小的伞,伞骨数量也不一样,一般来说,伞越大其伞骨的数量越多,从10几根到40根不等。不同竹构件之间的连接,主要用韧劲十足的尼龙绳来连接。这些竹架来到伞厂后,会进行进一步的蒸煮和暴晒等加工,接下来就可以进入上伞面的流程了。
地处古驿道上的甲路村,有着天然的商贸优势,往来不绝的商贾,将这里的油纸伞销往饶州、徽州、杭州等地。从徽州出去的徽商,他们在大江南北经商,每到一地,也将甲路油纸伞带至当地。
民国时期,甲路油纸伞的生产达到过一个高峰,当地有伞铺36家,1943年,油纸伞的年产量高达25.2万余把。由于甲路伞的品质可靠,有一首民谣唱到,“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杭州的丝绸不用拣”。
离开甲路村的第二天,婺源就下雨了。我撑着油纸伞走在乡间,抬头的时候,透过半透明的伞面便能见到雨滴的汇聚、滑落。你会觉得,下雨也具有了某种特别的仪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