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许伟明
从林芝鲁朗小镇到易贡乡,318国道沿途风景秀丽,但路途遥远,暗藏危险。
在通麦特大桥等一系列路桥隧道工程的建设,让318国道川藏线上的“通麦天险”不复存在,但从通麦到易贡乡的303省道,山壁陡峭,期间至少有30处塌方痕迹,表明了易贡的不易。
易贡乡位于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的西北部。此行,我参与林芝非遗考察培训团,这是考察行程的其中一站,目的地是易贡茶场。
你没看错,我们竟然在西藏地区访茶!
如你所知,茶叶这种极为常见的饮品,在藏地得之不易,更别说种植了。但在易贡茶场,茶叶种植的历史已有60年,它开创了西藏地区的种茶先河,也在今日被赋予了产业扶贫的使命。
在中国人的生活与文化中,茶叶何其普通,又何其特殊。如何以茶叶为载体,牵连林芝地区乃至整个藏地的文化资源,推动茶产业链条的延伸,以及茶叶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正是易贡茶场正面临的时代命题。
一个藏地茶场的炼成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茶园。
易贡沟被两侧高大的雪山夹住,山巅上积着耀眼的雪,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植被浓密如地毯。山脚,蓝色的易贡湖愉悦地伸展。它们和谷地上的茶园,组成了一幅极富层次感的风景画。
整条易贡沟有5000多亩的茶园,都为易贡茶场所有。
时间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易贡茶场是解放军十八军进藏的军部所在地。1960年,根据当时西藏军区生产部指示,原十八军和后续部队的部分干部战士留驻易贡,建设军垦农场,主要负责供应茶叶、水果等副食品。
1963年,易贡军垦农场就近从四川名山县移植中小叶茶树试种,并取得成功。这次茶叶试种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开启了藏区规模化茶叶种植的历史。
藏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朝贞观年间,文成公主带着茶叶和茶种入藏。但当时的茶叶试种没能成功。一直到易贡农场建设之前的这1300多年里,茶叶一直都没能在藏区规模化种植。如果从千年的时间尺度来看,由易贡茶场开启的茶叶入藏,几乎就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与结果。
林芝市位于西藏的低海拔地区,市区的海拔不足3000米,是从内地进入西藏的最佳门户。而易贡又位于林芝市的低海拔地区,其中易贡沟谷地的海拔只有2200米左右,足足比市区低了近800米。
相对于西藏整体贫瘠、干旱的地理环境,林芝的植被堪称茂密。而易贡沟的小气候更是可以用湿润来形容,是特殊中的特殊。正值深秋时节,清晨的易贡沟被浓雾笼罩,草木的每一片叶子都被浓雾浸润,形成无数微小的水珠。这个地方的氧含量也更高,沟谷中的阳光令人愉悦,我们一行人都远离了高反,甚至产生一种身不在西藏的错觉。
年均气温为11.4度,年降水量960-11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正是这种在藏区非常独特的地理,造就了易贡适宜种茶的宝贵条件。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全国军垦农场的改革,易贡农场先后移交西藏自治区农垦厅、林芝地区管理,并在1993年更名为“易贡茶场”。之后,茶场一度在私有化改制中陷入经营困境,并在2008年重启易贡茶场,作为林芝国资委下属的国企。
除了西藏茶叶种植史上的开篇意义,易贡茶场的更重大意义在于,为藏地百姓提供生活所必需的砖茶。
自古以来,藏茶主要来自云南、四川、湖南等地,那里的黑茶被压制成一块块的茶砖,通过茶马古道来到藏区。藏地百姓将砖茶充分水煮,与酥油混合成酥油茶,为身体提供来之不易的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的补给。
易贡茶场直接在藏区生产砖茶,极大降低了藏茶的运输成本,让更多的藏区百姓能够喝上藏茶。
如今,易贡茶场共有298名在职职工,茶叶种植面积5045亩,投产面积2463亩。今年精制的红茶、绿茶约为2万斤,而供给藏地广大百姓的砖茶,预计可达20万斤。这些砖茶都以低价进入到藏民的生活之中。
砖茶、红茶、绿茶
眼下正是易贡茶场赶制砖茶的时候。
和我之前在内地所见的红茶、绿茶、乌龙茶等的制作流程相比,砖茶的制作过程看起来颇为粗犷。
在茶园里,藏族的茶场职工们将带着长条茶梗的茶青割下,再整车运往制茶车间。制茶车间里,茶青无需萎凋,直接杀青,之后渥堆发酵,分拣长梗,再压制成长条方形状,最后分切为若干个砖形茶块。
这种粗犷的做法,其实就是传统藏茶工艺。在杀青、渥堆过程中有意地保留了长长的茶梗,是因为茶梗能增加茶叶的空隙,保证氧气充足,而且梗中的茶多糖也有降低血糖的功效。酥油茶中浓郁的茶香的生成,离不开茶梗的积极参与。
作为藏民族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易贡茶场的砖茶定价很低,很容易就脱销。援藏干部、茶场的副场长戴宝说,砖茶不能定价很高,这是茶场作为国企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最近十年来,易贡茶场也是广东省对口支援林芝市的一个重要落点。广东省方面除了为农场提供技术支持、购置新的制茶设备和运输车辆,建设新的场房等等之外,还在茶场内长期派驻一批援藏干部。
尽管风景优美,但在易贡做援藏干部是一件颇有风险的事情。在雨季期间,泥石流频发,“像房间一样大的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和线缆经常被冲断,断电、断通信、断粮是常态。更让人担心的是,开车在路上甚至有遭遇不测的风险——“巨大的石头砸下来,一辆车全被砸扁了”。
但在这种条件下,一批批的援藏干部坚持了下来。从易贡农场诞生的那一刻起,这里就生长了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它先是凝聚了数代中国军人艰苦垦荒的红色激情,如今又凝聚了一批批援藏干部的心血。
黄华林来到藏区一年半了,他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援藏专家,现在是易贡茶场生产部的部长,也是茶场技术团队的核心。在他带领下,易贡茶场不仅提升了砖茶的品质,更大力提升了红茶、绿茶的品质。
不同于砖茶鲜明的民生属性,茶场的红茶、绿茶定位于高端茶叶。茶场的精制红茶、绿茶,水浸出物含量高达50.6%——国际标准为32%,茶多酚含量达35%,高出国内其他上品茶叶的一倍。作为中国海拔最高的茶场,这里的茶树的休眠期比较长,营养成分积累丰富,品质也更浓厚甘甜,这是易贡茶场的红茶、绿茶高品质保证的天然基础。
然而,由于茶叶的生长周期漫长,而红茶绿茶需要的是嫩芽、嫩叶,茶叶的产量很低。黄华林说,在一年里头,易贡茶场的采摘期只有58天,红茶、绿茶的亩产也仅有7斤左右。而在内地很多地方,茶叶采摘期很容易超过200天,亩产也能轻易超过易贡茶场的十倍以上。
尽管产量不高,但一年2万斤左右的精制红茶、绿茶,正是易贡茶场茶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发力点。
“茶叶+”的可能性
当前,林芝市将藏香猪养殖、藏茶产业作为两个重点扶贫产业。茶产业被提到这样重要的位置,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来,自古以来,茶产业在藏地的民生价值极大,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二是,茶产业不是简单的农产品,而是一个具有相当大的关联产业带动能力的特殊产业。
在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中,茶叶从来都是最简单的,也是最不简单的。这种东方饮品,总是承载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因此它早就超越了农产品,成为一个地方对外表达、对外输出的重要载体。而在林芝,在茶叶的对外表达上,尚有巨大的空间。
一方面,外界对林芝的茶叶所知较少,多数人理解的藏茶依然停留在从内地运输至藏区的“边茶”,而以易贡茶场为代表的林芝茶叶早已经在60年前更新了“藏茶”的概念;
第二方面,林芝茶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沉淀了丰厚的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等,在林芝藏茶的对外传播,必然涉及到对这些相关文化的传播,这既是林芝藏茶的机会,也是使命。
再有,在林芝文化旅游发展、产业扶贫的过程中,藏茶与当地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关联性,是当地藏族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文旅开发价值,由此成为了林芝文旅发展、精准扶贫等工作的重要抓手。
但也应该看到现实的问题。目前以易贡茶场为代表的林芝藏茶,在文化资源整理和对外的表达传播上,依然存在诸多缺憾。其中最大的一个缺憾是,尚没有将茶产业发展和茶文化建设进行系统谋划,使得林芝藏茶的农业属性太强,文化属性偏弱。反过来也可以这么说,对这些遗憾的弥补,正是林芝藏茶产业发展的未来潜力。
茶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媒介。人们通过茶叶,品尝一个地方的阳光和水土,感知一个地方的历史和人情。同时,茶叶从来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其它的事物(如茶器、茶刀、茶席、茶桌、茶点、茶空间、茶礼仪等)一起,共同构建一种以茶为中心的生活方式。这种特殊的媒介价值,让茶叶具有了“茶叶+”的能力。
正如援藏干部、林芝市旅游发展局副局长余晓娟女士所说的,在对林芝藏茶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茶叶可以+旅游、文化、藏医药和传统手工业等产业,可以+藏香、藏纸、藏刀和竹编等非遗项目,可以+当地的唐卡、刺绣等美术,也可以+当地的桃花节、工布新年、藏历新年等节庆,创意设计适应不同时节、不同消费市场、不同功能的茶文创产品,扩大市场覆盖率,做大做精茶产业。
这个“茶叶+”的式子还可以不断罗列下去,不断延长藏茶产业的链条,赋予藏茶产业更多的可能性。我们也期待在雪域高原之上,在林芝深谷里的这一杯茶,被更多的人所知道、所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