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逢山必有客,有客就有歌

客都梅州,仰山所赐,但并不为山所困


客家人的乡愁

—— 南粤山河多锦绣·梅州

家常却能绵长
质朴但有力量
这是客家的味道

千百年前
客家人从中原辗转南迁
一部分来到梅州落脚
他们在山地里开拓、生活
繁衍生息、酿酒唱歌
至后来,一代代的梅州人
又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各地

但不论客家人走多远
客家的味道
如同一股特殊的力量
始终指引着回家的方向

I

梅州位于广东的最东北部
紧邻着福建和江西两省
它也是客家人最集中的聚居地

梅州的北、西、东三面,都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区。制图@这和那

中国历史上客家人 
曾经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 
位于粤赣闽三省交界的大片山区 
是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区 
而梅州处在当中的核心位置

梅州的人口为550万(2017年) 
其中客家人占了97% 
是名副其实的客都

梅州是典型的山地城市
全市陆地面积1.59万平方公里
但有三分之二是山地

外来者初到梅州
第一感觉大概是无处不在的山
从梅州城区所在的平地出发
不用多久就可以进入山里

梅州处在莲花山脉、凤凰山脉和武夷山余脉之间,这些山脉深刻塑造了梅州的地理和人文。制图@这和那

在广东省内
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共有300多座
而其中有140多座
就分布在梅州

在梅州的众多大山中
阴那山最为有名
它虽不是梅州的最高峰
但却有着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
并被称作粤东群山之祖

阴那山位于莲花山脉的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300余里。五指峰是阴那山的最高峰,海拔1298米。摄影@这和那
位于粤、闽、赣交界的平远县城以北57公里的五指石,山形奇特,也是粤东少有的丹霞地貌。

虽然在大山里存活是艰辛的
但大山也是迁徙而来的外来者的庇护
经过客家人数百年的耕耘和经营
起初的穷山苦水
早已成了客家人的陶然乐土

梅州许多传统的客家村落
隐藏在深山之中
一算村子的历史
动辄就有数百年
它们散落在梅州的山山水水中
像大地遗珠,颗颗不同

位于深山之中的客家村落,像世外桃源般的安稳与宁静,图为桥溪村。摄影@这和那

梅州人靠山吃山
他们有两样和山密切相关的特产
一样是茶叶
一样是柚子

高山云雾出好茶
梅州茶叶的知名度还不高
缺乏一个统一的地理品牌
但由于山地海拔较高
以及四季气候合宜的优势
梅州茶叶有着很好的品质

位于阴那山灵光寺后山上的茶园梯田景观。摄影@这和那
采茶人的生活,紧紧跟随着季节的转动。摄影@这和那

到了秋冬的梅州 
柚子是山间最诱人的景致
尤其是在梅县区、大埔县
常能遇到忙于摘柚的农民
梅州的土质和气候适合柚子生长 
加上靠近珠三角的广阔市场 
这里成了“中国金柚之乡”

秋冬时节,梅州山地的柚子变成金黄色,像温暖的大灯泡挂在果树上。摄影@这和那

II

梅州人的一天
往往从一碗腌面开始
这是梅州常见的传统客家小吃
它和酿豆腐、酿酒等一起
构造了梅州人对故乡的味觉记忆

梅州人食用腌面时,常搭配“三及第”汤,汤里一般少不了枸杞叶。摄影@这和那

居于大山之间的梅州人
饮食上也有着浓浓的大山风味
他们善于利用腌制和发酵
让时间参与食物风味的塑造
把朴素的食材化作绵长的味道

腌制蔬菜,再晾晒做成梅干菜,一旦它在锅中和五花肉相遇,就变成了客家菜中常见的梅菜扣肉。摄影@这和那
简单如豆腐这样的食材,客家人也能做出独特而丰富的滋味来。摄影@这和那

客家饮食不胜枚举
客家人凭借辛勤的劳作
从一年四季里收获
又用巧妙的心思
丰富着家人每一天的餐桌

而除了在山里埋头苦干
梅州人也喜欢抬头唱唱山歌
用山歌去表达内心的情感

客家山歌现在是国家级非遗。除了直接的歌唱,也有舞台剧、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图为正在排练山歌舞台剧的演员。摄影@这和那

客家山歌的歌词往往直白
具有大山里特有的朴素
也因此能直击人心

像这首客家山歌传统经典:
白白嫩嫩我不恋
乌乌黑黑我不嫌
好比山上杨梅子
白的酸来乌的甜

朴素直白的歌词中
既有客家女子对情人的真挚情感
更唱出客家女子在家庭生活中
与丈夫同甘共苦的担当和勇气

如果说客家山歌类似诗经的“” 
那么来自中原的汉乐 
则是千年淘洗留下的“

在松口古镇,一个国乐社正在排练。他们是广东汉乐的传承队伍,乐社成员们每天上午聚在一起,练习三四个曲子。摄影@这和那

广东汉乐 
是南粤客家先民南迁时带来的中原古乐 
它承袭了中原庄重沉稳、朴实大方的古风 
是客家人迁徙历史的鲜活印证

客家文化的鲜明特质之一
对儒家文化的承继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
今天在梅州的客家乡野里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睦邻有礼
等儒家文化传统依然鲜活

梅州桥溪村围屋内部,朱姓的房主将《朱子家训》刻在厅堂两侧墙上,古朴的家训家风代代相传。摄影@这和那

虽然从中原南迁的历史已经过去数百年
但一种传统朴素的信仰和秩序
却借由家训、风俗、礼仪、建筑等
顽强有力地传承了下来
并且在今天依然是
客家人非常重要的价值坐标

客家人总有着比较强的根源意识和宗族观念,他们总把宗族或家族的信念,隆重正式地铭刻在建筑的门联上。图为继善楼门联。摄影@这和那

在梅州人远离了故乡之后
这种溯本求源的信念并不会减弱
即便在异国他乡数代之久
那种眷恋故土亲人的品质
也会驱使客家人回到梅州
重温故乡的滋味

III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文明人类,先建美宅,营园较迟

来到梅州大山的客家人
先建起可以抵御动荡的楼屋
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
也有了府第式、园林式的建筑

对于远道而来的客家人
在起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防御是建筑不可或缺的功能
群居于坚固的土楼或围屋中
是抵抗动荡、寻求安稳的重要方式

土楼是客家建筑的代表
一个家族居住于一个大型的建筑之中
只有一个大门对外打开
外墙上只留着小窗窥看外边
始终保持着一种防御的紧张姿态

花萼楼是梅州土楼的典型代表,它位于梅州大埔县深山,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400多年的历史。摄影@这和那
花萼楼内部,中间的天井是公共活动空间,每一层楼的木制的圆形廊道,串联起楼层的所有房间。摄影@这和那

不独山区有土楼
在梅州的平地也能见到土楼
大埔县城旁就有一座“泰安楼
它是方形的土楼
有250多年的历史

泰安楼是一座三层的石方楼,三层方形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形成楼中有屋、屋外有楼的格局。摄影@这和那

相比于闽西客家土楼的高频出现
土楼在梅州客家民居属于少见
在梅州更为多见的是“围龙屋”
也就是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的形式多种多样
但万变不离其宗
它的最大特点是

客家围屋是合院式建筑
很多客家围屋看起来近似于
潮州地区常见的“四马拖车”
但房屋的“后包”却呈现弧形
和两侧的房屋相接形成“围龙”
拱卫最中心的正堂

位于大埔县的张弼士故居,便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式样。摄影@这和那

杠式围楼也是客家围楼的一种
不过它相对较为少见
房子不是横向排列
而是纵向排列
山墙不在建筑左右两侧
而在前后两侧

桥溪村的杠式围楼,它看起来是房子被硬生生转了90度,门就位于两杠之间的连接处,最中间为正大门,门越多,楼房就越庞大。摄影@这和那

清末以后
随着梅州客家人大量出海奋斗
逐渐具有了更雄厚的资本
于是建筑的形态也多了起来

但客家人的园林式的建筑
即便受到外来的影响
依然保持着鲜明的客家建筑特点

大埔县百侯镇的肇庆堂
建于民国年间
它是梅州客家府第式民居的代表

肇庆堂结构严谨的梁柱、斗拱,精致的木雕、嵌瓷、壁画等,汇聚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摄影@这和那
清末民初,潮汕匠人至梅州盖楼,将潮州流行的建筑的嵌瓷、木雕等工艺带到梅州,并和客家传统建筑营造相结合。摄影@这和那

从梅州的客家建筑中
我们也能看到梅州和其他地方的交流
尤其是和韩江流域下游的潮汕之间
在建筑上的密切互动
反过来,客家的建筑
也顺着河流对下游的潮汕地区产生影响

而比这建筑上的互动更早的是
梅江-韩江上下游之间的人的往来

IV

坚固的客家围楼 
保护客家人在群山之中扎根
奔流的梅江 
则引导他们穿越大洋 
抵达更广阔的彼岸

梅江是韩江流域的上游干流
既是梅州的母亲河
也曾是梅州人远行出洋的必经水路
他们取道梅江-韩江水路直达汕头
再由汕头海港乘船出海
去到陌生的国度

韩江流域通山而达海,在很长时间里,梅江是梅州客家人出山赴远洋的最便捷通道。制图@这和那

张弼士、黄遵宪、叶剑英、李光耀…… 
一代代梅州客家子弟走出大山 
在一个更宽广的世界里 
与时代的脉搏深切互动 
继而名动天下

在大埔县的漳溪河畔 
岁月流淌回晚清时期 
家境贫寒的张弼士 
15岁就从深山出发下南洋
成为了后来的酒业大王

张弼士是比肩胡雪岩的红顶商人,1892年在山东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酒酿造公司,成为中国葡萄酒第一人。 图为梅州张弼士故居。摄影@这和那

叶剑英生长于梅县的雁上村
他的祖辈们历来有下南洋谋生的传统
当年他的四个伯伯都在南洋
尽管身处深山之中
但客家人却不为山所困

走出去的传统使得客家人
天然拥有了开阔的视野

梅州雁上村,叶剑英家的老屋。摄影@这和那
因为伯伯的原因,叶剑英也到南洋去跑生活,但后来又从南洋去云南讲武堂就读,从此开启军人生涯。摄影@这和那

由于梅州客家人一代代地出国打拼
使得梅州成了中国著名的侨乡
2017年梅州的户籍人口550多万
而旅外华侨却有700多万
他们往老家汇回的钱款
成了建房、教育的重要资金

侨溪村继善楼耗时12年,花了12万大洋的巨资,这些钱是从印尼寄回老家的,如果没有从海外的资金支持,很难想象深山里能够建造如此宏大而精致的建筑。摄影@这和那

梅州人出海主要前往东南亚 
华侨们将在海外挣到的钱带回家乡 
华侨们建设的房子 
延续传统客家建筑风格的同时 
也融入了南洋的风格 
甚至用上了当时世界最新的建筑材料
就这样,一个远在梅州深山的村子
不经意地走在那个时代的前列

梅州百侯镇的洋楼式建筑。摄影@这和那

在梅州的很多地方
哪怕是一些很平凡的客家村落
也总能听到“下南洋”的故事
而这些故事的起点往往是
位于梅江边的松口古镇
那里曾经是梅州人
离岸登船的地方

松口古镇,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汇处,是闽人迁粤的始居地之一。镇上的松口港,曾经是广东内河的第二大港,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摄影@这和那
松口古镇是著名侨乡,镇子沿江而建,华侨将海外的建筑经验带回家乡,处于内地的梅州小镇长出林立的骑楼等西洋建筑。摄影@这和那

松口古镇
像是客家人打拼天下的梦想的开端
也是他们守望乡愁的节点

今天平静的火船码头
当年多少人在此挥别故土和亲人
又有多少人在此翘首无数载
等待远方的游子归来

如今,多少岁月过去了
建筑虽已经慢慢老去
但多少故事仍在被重新讲述
多少山歌还被传唱着
那思乡的情不曾减弱
那客家的味道也不曾淡去


出品 |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这和那文化
策划 | 许伟明
撰文 | 李亚蝉
摄影 | 这和那
编辑 | 唐婉婷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