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的“十二传说”

良辰美景,月夕花朝

文 | 这和那

从《诗经》中的蒹葭,到《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花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脉络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浪漫多姿的情怀如流动的水将历史里的朵朵鲜花串联,形成美丽的文化节俗:花朝节。花朝节拜花,拜神,花有十二月令,神有男女之别。那么花朝节,拜的是谁?

花朝节
】沈燧绢本《花神图》局部。图源:网络

十二花神

关于花神,文字记载最早的神明是女夷。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作为植物的生殖器官,对花的欣赏、花神的崇拜直接反映了我国农耕社会的意识形态。而若将花文化追溯至其滥觞农耕文化的源头,历史将更为悠久。

从农耕带出的赏花文化可从基础的食用、治疗等功能说起。古汉语用字简练,以单字为名的几乎都是我国自古已有的物种,比如梅、李、桃等植物。这几种植物,因兼具食用与观赏功能,故而在早期社会备受人们重视,被赋予人文含义。《诗经》中,就曾好几次提及恋人以桃花、梅花相赠,也曾用好看的植物去形容情人的容颜。

也正是因为《诗经》,花从农耕文化中逐渐被剥离出来,《楚辞》开始,已有用“香草”喻美人的比喻。花逐渐被赋予一些人的品质,并被反用来喻示一个人的高洁情操。花神已从高不可及的神明,逐渐变成历史中的人物。而随着人类对物候规律的逐步了解,人们选取花期最准的花作为节气代表,形成二十四番花信风。二者为后世“十二花神”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在一年十二个月中,每个月都有对应的花神,即“十二花神”,花神庙内的神灵并不单一。与熟知的一个神位对应一个神不同,“十二花神”有男神、女神各十二,共计二十四。这些神由历史上出现过的人担当,并在岁月的长河中被不断更换。他们被赋予花的品格和神的性灵,神人走向一体。

花朝节
清代画家吴友如所绘“四月蔷薇花神张丽华”。图源@国画艺术
花朝节
清代画家吴友如所绘“十一月山茶花神白乐天”。图源@国画艺术

比如南北朝时期发明梅妆的寿阳公主,和北宋“梅妻鹤子”的林逋,曾同享正月梅花神的香火;而在另一个版本里,正月的男神是屈原,神位为“兰花神”。

历代文学作品中也有花神的印记。比如明代汤显祖创作戏剧《牡丹亭》,其中柳梦梅一度被百姓列入梅花神的神位。而在清代文学作品《镜花缘》中,更直接将百花仙子被贬,寻找“十二名花”纳入主线。当然,在有关花神的作品中,最知名的当属《红楼梦》。被誉为“金陵十二钗之首”的林黛玉,其生日便是民间公认的花神的生日:农历二月十二。

月夕花朝

花神的生日,也是百花的生日,即花朝节,附合女夷的生日,被定于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二。此时,“无雨,百花熟。”这个时间受地区气候的影响,所以并不唯一。在二月十五、初二都曾举办过。

唐宋时期,花朝节的影响达到巅峰,上至宫廷,下至草野,都会在这一天前往花神庙庆贺百花生日。扑蝶、祈福、祭神、花市、挑菜、蹴鞠、簪花、踏青……好不热闹。人们也会食用特制的食物:用面粉加上花瓣制成的百花糕,以及用百种野花和糯米酿制的百花酒。

人们会簪上鲜花,在枝丫上挂彩条,有的地方只挂红色,谓之“赏红”,以示对花神的尊敬。也会结伴前往山野之地玩耍,并且采集野菜。野史记载唐玄宗也曾亲自举办过“挑菜御宴”。

“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唐代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节,与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相对,形成“花朝月夕”。从“春江花朝秋月夜”到“月夕花朝,不成虚过,芳年嫁君徒甚”,花朝节吟咏的习俗流传,其意象也逐渐走入朦胧。

到近代,受战争影响,受众广泛但信仰并不牢靠的花朝节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随后才慢慢恢复。如今的花朝节,在时间上更为灵活,祭祀氛围减弱,踏青、赏景、交友的意味渐浓。

回顾开头,花神这一形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并不单一,与别的神祗相比,它充满了人的趣味和遐想。今天的花朝节,自然与千百年前的模样大不相同,但只要人们依然偏爱着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浪漫的花文化就会继续生长下去。

参考文献

花神文化和花朝节传统的兴衰与保护,李菁博、许兴、程炜;
花朝节及十二花神的传说与研究,高雅;
花朝节的历史形成及其在西溪湿地景区的应用研究,张丽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