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亚蝉
见性成佛
在广东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傍晚的最后一抹霞光刚刚散去,集成河的西岸,弯弯的月牙从山头升起,已归的鸟儿在看不到的地方偶尔鸣叫。白天的暑气渐消,王维诗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画面竟好像正衬了这山岭中的夏夜。
六祖镇因是禅宗六祖惠能的家乡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唐朝,王维、李白等人因诗歌流芳百世,惠能则以禅宗哲思影响了那个时代和后代,并至今被后人铭记。
禅宗,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创新。相传南北朝时期,达摩从印度来到中国传教,提出一种新的修行方法。后来达摩把这一禅法传给慧可,然后慧可传僧璨、道信、弘忍。之后,弘忍的弟子神秀和惠能分别在北方和南方传法,建南宗、北宗。惠能的南宗,经其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唐朝政权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由于从达摩到惠能经过六代,故视达摩为“初祖”,惠能为“六祖”。
作为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是一个被神化的偶像。
在六祖镇,惠能的出生和圆寂都充满传奇色彩。据传,惠能在国恩寺“奄然迁化”之日,南华寺附近“异香氤氲,经数日不散。山崩地动,林木变白,日月无光,风云失色”。
惠能圆寂后,弟子法海恐人争夺,将师傅真身藏于国恩寺不远处的山林中。如今这个地方被称为“藏佛坑”,位于六祖镇寺田村东侧的深山之内,山林葱翠,溪流明净,瀑布奔腾,香火旺盛。
六祖故里
现在,禅宗六祖圆寂已1300多年,但惠能的禅宗哲思和他的故事还继续影响着世人。
而承载了惠能前24年人生的夏卢村,则是惠能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人世间的主要轨迹。
惠能俗姓卢,他的父亲卢行瑫被认为是夏卢村的开村人之一。当地的村民说,卢行瑫原为唐朝官吏,因触犯朝廷被贬至新兴为民,与一夏姓人一起开村务农为生,并以“夏卢”为村名。卢行瑫娶了夏卢村附近村落的一名李姓女子为妻,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生下惠能。
据传,惠能“降生时祥光献瑞,香气氛馥”。有二僧人来卢家为婴儿取名“惠能”。惠者,以佛法惠施一切众生;能者,能弘扬大乘佛法。这样,惠能成为少见的以俗名作法名的出家人。
惠能的父亲在他3岁时就离世。因此,尽管父亲曾为官吏,但他并没有从中获得学习文化的机会。这也是他到湖北黄梅学禅时,被称“獦獠(未开化的蛮人)”的原因了。幼年丧父,使得惠能的家境非常贫寒,生活艰难,他与母亲相依为命,靠打柴、卖柴为生。直到24岁才到黄梅参礼五祖,且“惟求做佛,不求余物”。
时间过去了上千年,夏卢村内已经找不到惠能当年的房子,但有几颗千年荔枝树被认为是惠能当年所植。村内还有一座惠能纪念馆,里面供奉着六祖金身像,本村的老人们在馆内看守、聊天,任何来访者问起,他们总能如数家珍地讲起惠能的各种故事和传说。
落叶归根
广东是惠能的故乡和传播佛法的主要区域,广州的光孝寺、韶关的南华寺,以及云浮新兴的国恩寺并称为六祖三大祖庭。
对于惠能,国恩寺显然是一个特别的存在。这个寺院是惠能在45岁时所建,并在惠能老年时期获得唐王赐名“国恩寺”的荣耀。但惠能其实仅在这里度过极其短的一段时间,也是在人世的最后时间。
国恩寺本名“报恩寺”。惠能青年时期离开家乡后,一直在外学禅、弘法,即便母亲去世均未能在身边。建“报恩寺”,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之意。公元713年七月初三,惠能返回故乡,八月初三,六祖在与众徒告别后,端坐在蒲团上圆寂。
所谓落叶归根,即便为禅宗六祖,恐怕对故乡也有与常人一般细腻的挂念。
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中,惠能之所以伟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洞彻的思想。
陈寅恪曾说:“新禅宗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吾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