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这和那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的第600年。从明到清,从古到今,这座古老的建筑群从曾经的“禁城”到现在的逐步开放,正一步一步缔造着传奇。
前方,禁止!
作为皇都内的宫殿,紫禁城已伴着北京走过了五六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谈紫禁城就绕不开北京。自元朝将北京定为国都开始,北京城就是天下的政治经济中心,一直延续至今。
北京最早成为一个国家的都城,是在金朝。金人自北方入侵,先灭辽,再将宋朝廷逼退至南方,并将辽时的南京定为自己的国都,开始营造。这里的南京,就是现在的北京城,史称“中都”。此时,北京还不足以让万人来朝。到1215年,蒙古铁骑踏破关门长驱直入,北京,才正式成为天下的都城。
作为元大都的北京,在规划上延续了唐宋的旧制,遵循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制,城近方形,外城、皇城、宫城三重环套,中轴对称。皇城中部为太液池,太液池之东为宫城,这便是紫禁城的前身。
明成祖朱棣时期,出于政治原因,将明朝的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建立两京制,并对元大都留下来的旧址进行修缮增建。这一时期的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长760米,四周有护城河环绕,河水从西郊来。整座城池呈现“前朝后寝”的规划方式,主要朝宫建筑为三大殿,御花园在最后,整座宫城仍呈轴线对称的布置方式。封建王朝,土地为立国之本,五色之中,黄色位居中央代表大地,故黄色成为五色的中心,故宫所有建筑的屋顶皆为黄色琉璃瓦,远远望去,一片澄金。
朱棣放弃了大都城北的一部分城市,将南边界往南扩展,从而确定了明代内城的位置。这里的内城,即宫城,天上五官的中官之中紫微为据,紫禁城,于公元1420年,正式诞生。
宫城之外是皇城,布置有各种行政机构和大内御苑,南门叫承天门,即后来的天安门。内城的居住区、商业网点等布置延续了元大都的规划,将先农坛和天坛包入外城之中,一举奠定了明清两代北京城的格局。
紫禁城建成之后,几经火灾、雷电损毁,一路坎坷。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在被吴三桂打败后,他回到北京,在紫禁城武英殿登基称帝,随即当晚就焚烧紫禁城的部分宫殿,后率兵西撤。
所以清顺治帝进京时看见的,便是一片空无的宫殿,还有宫殿旁的废墟。他只能在皇极门称帝,下诏谕,顺便下令,开始修缮这座命途多舛的宫城。
从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这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存活了276年。在这两三个世纪里,格外热爱园林建筑的清王室前前后后对紫禁城修补增新了无数次,人们现在所看见的故宫建筑群就在这段时期内最终成形。
清代的修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顺治元年到顺治十四年。
在这个时期,顺治帝对紫禁城的修复遵循了明代留下来的布局结构,沿用了宫殿、坛庙、苑林。紫禁城内布置变动较小,主要改变体现在皇帝的起居处,嫔妃的住所以及朝仪所在,一切从简。紫禁城外的皇城则随着清代的政治结构和规制有较大改变。
第二个阶段为康熙二十二年到康熙三十四年。这一时期修建了大量的宫殿,比如宁寿宫、咸宁宫,嫔妃居住的东路三宫和西路三宫等,重建了太和殿等宫寝建筑,设置了造办处、内务府等服务性建筑,宫殿建筑群更为完备,且已基本恢复至前明的形制。
到了乾隆时期,皇室已不满足于简单的修复重建,开始着手改造紫禁城。比如在宁寿宫增添花园、戏台,将寿华殿移在中轴线上等。这一时期更强调皇城的轴线感,景山五亭也于此时修建。在装修上,乾隆时期较之明朝更讲究华丽、繁复,紫禁城之雄壮气势已倾然而出。然而此时,北京西郊以及承德的各处宫苑也已修建完毕,景致壮美,皇室一年之中,有半年都在离宫别苑听政,所以乾隆之后,紫禁城便少拆建改造了。
清宫在修建时虽然站在了明宫的基础之上,但是又有自己的特色与发展,不少单体建筑都建于清代,由明制改建者也多以清代版本为佳。不仅是禁城,在整个北京城的修缮改造中,都严格遵守了明代旧制,讲究轴线,三大殿、东西六宫等宫殿楼阙都屹立在中轴线上,景山上原先东偏的寿皇殿也移至中轴线上,五亭之中,中亭万春前俯禁城,后瞰鼓楼,京城之威严气派一览无余,风光无限。
另一方面,讲究轴线的清王朝在建筑单体的布置上并不讲究绝对的东西对称,突破了明代的桎梏,技术与艺术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建筑自身在突出气势的同时更为精致,讲究生活的便利与舒适;布局上以实用性为主,便于管理,更为灵活。比如屋顶,俯瞰紫禁城,最抢眼的就是屋顶。紫禁城等级森严,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等级,院落之中会有主从关系,所以自然也会使用不同的屋顶。故而建筑并非随意布置,而是有聚有散,聚落之中有重檐庑殿或重檐歇山作为中心,使得俯观时视线景致不至于凌乱。
再比如窗户。窗户是紫禁城内,站在人的视角上最常见的元素,皇家威仪与精致也在此有所体现。然而在太和门与太和殿之间的体仁阁与弘义阁,拥此要地,用的是重檐庑殿式屋顶,门窗设计却很不似两旁。阁楼分两层,上层是皇家常见的六抹头隔扇,红门金饰,下层则是简单的由竖向木棂组成的直棂窗,除了在每条直棂的外表面都做圆浑的线条装饰外,再无别的饰物,在一片皇城气象中看上去十分简朴。究其原因,是因为体仁与弘义两阁是清皇室用来存放礼仪器具的库房,为了实用而放弃了部分装饰。
清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紫禁城留下了其不可磨灭的印记。故有学者称:“今日所见的紫禁城宫殿艺术面貌,应该是清代建筑风格。”
以慈宁宫为例,始建于明朝,后来清顺治、乾隆时期都有过修建。慈宁宫内住的是皇太后、太妃等人物,虽然地位尊贵,但终究不是当朝皇后妃嫔,除了特殊的日子,平时鲜少人来往。深宫寂寞,她们便将精神寄托在宗教上。所以整座慈宁宫皇家威严有所弱化,细部倒是处处透露出佛教色彩,其南部的慈宁宫花园也因此颇有寺观园林的韵味。
花园东西宽55米,南北长125米,是规整的方形园林。内部布置也非常的规则,建筑较少,园林空间开阔,人工设施点缀少而植被布置较为丰富。北部咸若馆连同背后的慈荫楼、宝相楼、吉云楼主导了全园的建筑格局,使其呈中轴对称的态势。这四座楼不仅名字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用处也是用于藏纳佛教书籍。
而到了花园南部,建筑的占比减少,体量减小,视线更为开阔,有四角攒尖亭跃立于水上。园中植物种类较多,如银杏、荷花、槐树、楸树、青桐、玉兰等,其中以松柏最多。整体花木缭绕,满目苍翠,四季都有景可赏,园林氛围清幽。
人民的公园
随着闭关锁国等一系列政策的执行,清朝这个曾经的大国也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逐渐衰弱下去。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满清朝廷宣告灭亡,宫殿随后也收归国有。1914年,成立古物研究所,1924年,溥仪出宫,为了保护文物,保护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成果,1925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后来为了躲避战火,一群仁人志士带领国宝先是南迁,后又西迁,几经辗转最后藏于南京。48年,古物陈列所并入故宫博物院,到49年,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从这批文物中挑选了部分带往台湾,成立台北博物院,剩下部分最后回归故宫,重新收拾整迄,才有了现在的馆藏。
1966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故宫博物院进行了军事化管理,从而得以在文革动荡中留存下来,到1971年才重新开放。
为了修缮殿宇,也为了方便人们的参观,中央曾多次拨款,疏浚内河,清理土壤,修整地面,安设排水管道和防火系统,安装避雷针和地下电缆等设施,防火、防盗、防特、防损伤。内部空间结构在收归国有后便没有大的改变,除了正常的修缮,只在小的细节上做出处理,如游客休憩的椅子,垃圾桶,售卖处等。这一系列举动为故宫博物院的有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而伴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一次次飞跃,古老的宫殿,也在新世纪发出了年轻的声音。曾经坐在龙椅上接受朝拜的帝王们未必会想到,有一天,脚下的禁城会成为人民的博物馆,也未必会想到,千百年后有一个叫单霁翔的“平民”,会让自己成为可爱的“网红”。
2012年1月,单霁翔出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走遍了故宫的9371间房。从原先仅开放30%的“禁城”,走向开放80%的“乐园”;从99%的文物不对外开放,到现在能看到至少8%,单霁翔为故宫做出了切实的贡献。他在任期间,仔细观察故宫和游客的日常状态,做出了很多人性化的整改,比如增添木质休息椅子,更新指示牌,为展馆增添冷光光源……整体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通过纪录片、文创等对故宫的形象进行了再包装,塑造了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新形象。
对细节的把控,对游客的尊重以及对建筑与藏品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等一系列行为为故宫带来了人气的提升,游客数量大幅上升。为了应对这一局势,单霁翔及其团队选择在故宫之外修建“宫外宫”来展出藏品,分流故宫的压力,预计将于2022年建成。
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的第95年。两年前,单霁翔曾透露,在这个大庆之年,将争取开放85%的区域,1200多栋,9000余间古建全部修复并对外开放,同时要展出更多馆陈,举办更多活动。虽然因为疫情影响,计划有所推迟,单霁翔也卸任博物院院长,但是我们相信,这座古老的宫殿建筑群会在一代又一代传火人手里愈发的美丽与年轻,作为世界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这份历史也必将一直传承下去,走到时间的深处。
参考文献
孙大章:清代紫禁城的复建与改造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