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浓缩在建筑盒子里的“老广州”,还能尝到那口醇香味吗?

城市新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特色地域文化的变与新。

文 | 这和那

眼前的这座大厦,是广州新晋的网红打卡点——文和友,主打广州上世纪的标志性街景。

在众多风格新潮的建筑中,文和友并不特别起眼,细看才会发现它的不同之处:左侧是玻璃外墙,透光明亮。门前和右侧却用泥沙砖石修筑,显得破败陈旧。透过玻璃外墙,可以见到紧贴着墙的钢筋阶梯。人们在室内喝酒吃茶的一举一动,都能被看到。

一边是现代高耸的摩天大楼,一边是光怪陆离的残旧“老楼”,广州“高奢商圈”太古汇与“老旧传统”文和友在这里相遇、对峙。现代与传统之间,相隔只不过一道玻璃墙。这座风格与周边现代高楼不一的建筑,在闹市中显示出几分割裂感。

文和友
文和友左侧设置了巨大的透明玻璃墙,仿佛有意让里面的场景暴露在闹市中。摄影@这和那

探寻记忆中的“老广味道”

五点多时,文和友门前已经人满为患,人们需要排号进场。门前的竹椅上,坐着形色各异的人。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带着三脚架和相机,与友人闲聊;小孩跟在爸妈后面,手里拿着小吃;也有随家人来的老人家,好奇地望着眼前的这栋熟悉又陌生的建筑。每个人手里拿着数字各异的号码牌,等候叫号进场。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来文和友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走进一个富有“老广”气息的“小城”。

文和友
文和友门前人潮涌动,取号处的小哥正看向等候的人群摄影@这和那
文和友
预定了位子的客人,则需要手机点单排队。图为墙边用手机看桌号的客人。 摄影@这和那

文和友里多为上世纪广州六十到八十年代风格的建筑。墙体裸露出红灰色的砖石,斑驳的石灰从墙上剥落。门上方是砂砾材质的镂空窗花,黑色电线横亘在墙上,显得杂乱无章。推拉式铁门锈迹斑斑,上面挂着红绿色的邮箱,抬头还能见到阳台上晾晒的白背心和碎花衫。街道的石柱和墙壁,贴满了牛皮癣的广告,巷道窄小不通风。

狭小的巷道以及逼仄的楼房通道,是对老广州建筑的重现和致敬。这种充满了城中村气息的景致,在现在的老城区也可窥见,也并不新奇。但明显这里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

文和友
霓虹灯、背心以及花衬衫、黑而下坠的电线、马赛克般的青白砖墙,文和友室内重现着老广州上世纪的街景风情。摄影@这和那
巷道一角摆放绿植,与广州家庭喜爱种养大叶植物的习性相呼应。以往这些邮箱用作收信、收报纸等,如今放在这里如同一个小型景点,供人打卡。摄影@这和那

逼仄的巷道,使食物的味道更为浓烈。阿婆牛杂、八珍煎饺、陈添记、荔银肠粉、盲公丸、沙湾奶牛皇后等,文和友邀请了二十余家广州人耳熟能详的老字号入驻,试图以嗅觉和味蕾的触动来留住过客们的“胃”。这些老字号的味道各不相融,吸引着人们往不同的地方走去,又将人们引到同一个开阔的大堂。食客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街边摊、大排档的氛围。

文和友
公共食堂,人声沸腾,坐席拥挤。与一般的大排档相比这里更加“商业化”,也不妨碍众多人来“尝鲜”。摄影@这和那
文和友
食客正在享用美食,桌上盛食物的白色盘子,带有七八十年代的餐具风格。摄影@这和那

除了视觉的冲击、味觉的诱惑,这里还有听觉的挑拨。走在文和友的楼层,你能听到不同的粤语歌。这些歌星多是许冠杰、周慧敏、谭咏麟等港星演唱。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音乐被大量带到广州,在老广州市井文化里,香港音乐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今港风歌曲重新飘进行人的耳朵,人们也在音乐中重新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

在这座约5000平方米、三层楼高的“民房”建筑里,文和友将老广州的视觉、听觉、嗅觉、感觉浓缩,它试图让每个角落都填满老广州的市井元素,以让人们感知到记忆中的“市井人情味”。

文和友
室内大食堂的墙壁上,挂满了写有广州方言的招牌,如“穿煲”(露馅儿)、“藤条焖猪肉”(挨打)等调侃词语。摄影@这和那

新一代的“广州旧城”

文和友热闹的地方,除了吃堂,就是独具特色的小店以及阳台。这里,是年轻人拍照的好去处。

特色的毛玻璃窗花、西关旧屋、有线电话或是纸皮日历……在年轻人的眼里,摄影的定格能让他们与这些旧物产生一种时空的的联结。这种联结除了给予他们独特的体验,或许还能在朋友圈等媒介中独得一份关注。

文和友
二层通道阳台处,一名游客正准备拍照姿势。摄影@这和那
文和友
游客在这栋“破旧”的建筑内,往外拍摄车水马龙的车道。摄影@这和那

龙姨经营的小店也是一个拍照的好去处,这是一家缩小版的西关旧屋,陈列着上世纪的家具和摆设。

来到龙姨小店的人,对这座小屋评价不一。上了年纪或有着本地广州血缘的人说,这地特别值得怀念,很有老广州的情怀。也有人说,这重现了小时候的“噩梦”,现在生活多好啊就不用再来回忆了。至于跟随父母过来的小孩,大多只是小脑袋晃晃地看着这陌生的人群。这房子里的物件太过陈旧,在他们记忆里不曾存在,更别说需要提醒或怀念。更多人则是踏进来左右看两眼,拿起手机或相机拍两下,便匆匆离去。

龙姨说,这个地方目前还是免费开放,以后就会发展为民宿。民宿留给希望重温过去的“故乡人”,也留给在这里宿醉的青年或旅人。

对于新一代来说,这或许不是一个需要怀念的地方,但也许可以成为他们娱乐时新的归处。

文和友
西关旧屋的人气不算太高,图为龙姨在向游客介绍旧屋物件。摄影@这和那
文和友
房间书架上的银色手电筒以及墙上的明星挂历,是70、80、90后熟悉的物件。摄影@这和那

过去的霓虹灯渗入在广州夜色里

走出文和友的大堂,回看这栋老建筑,亮起霓虹灯的文和友依旧热闹。

城市的发展中,属于老一代人的记忆和历史将慢慢地被新的城市文化取代。面对特色文化逐渐被遗忘的困局,这种将一座城市的文化折叠浓缩的形式,的确能让引人共鸣的载体得以保存。

不得不说,这幢建筑里的确有贴近“老广州”的设计,尽管在内容上还差那么点火候,但也足够引起些许共鸣。

过来者有孩童、老人、本地人、外地人、“网红”、游客等,其在保留了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也突破了原来的文化内涵,使狭义的市井变得更为多样和新潮。

文和友
文和友里,有不少是一家老小过来吃饭的。摄影@这和那
文和友
同个食堂的不远处,一群年轻人正在合照,这里也将慢慢地成为一个打卡新去处。摄影@这和那

文和友“吃”下的,是城市快速发展下地域特色文化的红利,而这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收获了商业资本支持下的文化“福利”——以往要走断腿才能集齐的美食和景观,在这一处就可以拾得。

那些现今依旧存留在大街小巷的老广饮食、街景难免会担心,人们会因此放弃了探索它们的脚步,但与愿意继续探寻老街的人们一样,这里也的确符合了另一部分人的情怀需求和时代追求,各种追求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

这样看来,这座挺立在现代闹市中的“老建筑”,看似违和,但也能融入这广州的斑斓夜色里。

夜色下的招牌,亮起了霓虹灯,摄影@这和那

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