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历史轨迹
马思聪(1912年-1987年),广东汕尾人,中国第一代小提琴音乐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马思聪的音乐创作是我国现代音乐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他从法国学成归来,同年九月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在那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艰难岁月,马思聪从原来接受的传统的西洋音乐转身到唤醒民族自觉、重振了民族精神的创作当中,他运用音乐传播、创作和教育等各种方法,形成了其独特的抗战文化,希望激起国人强烈愤慨和深切忧患,唤醒国人沉睡的心灵,奏响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华章的最强音和主旋律。
1937年马思聪从南京中央大学辞职来到广州,任中山大学音乐教授[1]。1938年10月广州沦陷,马思聪转赴香港。1939年3月1日, 中大迁至云南南部澄江复学。1939年秋, 中山大学成立师范学院, 再聘马思聪前往任教。1940年, 中山大学迁往广东粤北坪石。1942年9月,马思聪重返中山大学师范学院[2], 1943年8月,他的二女儿马瑞雪在坪石出生。1944年,全面抗战已经打了七年,在这七年中,中国人民同仇敌忾,财力和资源损耗巨大。其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但仍然在负隅顽抗,并在中国战场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在豫湘桂战役中,中国损失了数万军队和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3]。1944 年春夏之交,马思聪全家从坪石管埠开始流离,此后, 他辗转于中国的西南大后方和南方, 过着奔波的艰苦生活。
1940年10月,中山大学从云南徽江迁回广东坪石, 至1945年月再迁东江、连县, 历时四年余, 这期间正是国内形势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急速变化的年代,抗日民主根据地处于极端困难时期。从马思聪的创作与音乐活动年表考证,其在坪石的这段时间是他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坪石之前的一些重要活动历程
1925年,马思聪考入法国南锡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钢琴、视唱和室内乐,还选修箫为副科,大考时获该院最优二等奖。冬天回到巴黎,在法国著名小提琴家、巴黎国立歌剧院奥别菲尔多教授指导下学习小提琴。冼星海刚到法国时认识了同为广东老乡的马思聪,马思聪热情的把自己的老师推荐给冼星海,奥别多菲尔教授为冼星海的才华毅力感动,免费收下冼星海作为学生。1931年,马思聪从法国学成归国,创办“私立广州音乐学院”,出任院长。同年创作《c小调弦乐四重奏》(Op.2),1933年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创作《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钢琴奏鸣曲》(Op.3)。1936年春,马思聪到北平,成为他创作的转折点。由于发现了北平大鼓的艺术魅力,他从此重视中国民间音乐。1937年,马思聪从南京中央大学辞职来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同年创作了《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Op.9),其中的《思乡曲》成为他的代表作,是年,马思聪二十五岁。从马思聪早期思想上分析,马思聪早期的创作思想在抗战爆发后有重要的转变,在作抗战歌之前,马思聪倾心于西方体裁式的室内乐,追求的是西方浪漫派和现代派的技法。抗战开始后则开始重视民族民间音乐,表现在开始创作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创作适于大众演唱的歌曲[4]。马思聪在《我怎样作抗战歌》一文中这样写到:“因为抗战歌是民族斗争中宏伟的推动力,所以民众需要,而抗战歌的存在就含有关系整个民族的命运的重大意义了。”
1940年1月,配合新音乐运动、宣传中国共产党文艺理论政策的刊物《新音乐》月刊创刊,在重庆反响很好。周恩来向李凌提出:“要分出一些精力来做音乐界上层的统战工作。许多音乐专家也是主张团结抗日的,你们要关心他们,人手越多越好,在这方面不能关门,要有一些知名的专家来关心支持你们的事业才好。在这一点上,文 学、戏剧、电影都好一些。”随后,他让李凌去找马思聪谈谈。从此,李凌和马思聪的关系,从音乐上的朋友,进而成为了革命战友。李凌还引荐赵沨与他认识。当时,马思聪并不知道他俩是共产党员,更没想到他日竟与中共领袖周恩来不期而遇。抗战期间,马思聪的音乐创作和活动受到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支持和关注。1940年,重庆中央电影摄影场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西藏巡礼》,马思聪受赵沨邀请为影片配乐[5]。《西藏音诗》由《述异》、《喇嘛寺院》、《剑舞》共三首乐曲组成的,是一首比较深刻、完美的音诗,给人印象很深,同时也是他自认为比较满意的作品之一。其中的第三乐章“剑舞”是1940年完成的。马思聪从未到过西藏,因此收集了一些有关西藏的材料,其中有一本书上描写了边舞边唱的剑舞,并附有一首歌颂剑与爱情的歌词,他从中得到启发,创作了“剑舞”一曲。乐曲描绘得轻快、泼野、热情和粗犷,音乐的延伸流利顺畅,结构严谨,比较别致。《述异》与《喇嘛寺院》都创作于1941年。《述异》粗野泼辣,奇特而富于幻想,而《喇嘛寺院》则是一首抒情性特强的乐曲[6]。1941年,马思聪还创作了一部表现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第一交响乐》。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思聪受到“新音乐运动”的影响,无休止的“撤退”、“逃难”加深了他对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不满,马思聪用他的琴和音符作为战斗武器,全身投入到抗日救国之中,他和当时的广州青年诗人金帆合作谱写了抗日歌曲《自由的号声》、《战士们,冲锋啊》等,又与当时广东文化届救亡协会宣传部长、作家欧阳山合作创作了歌曲《武装保卫华南》。《武装保卫华南》是一首用广州方言写成的抗日歌曲,在广州地区广为流传,大大鼓舞了群众和战士的爱国热情和斗志。这两位大作家还开创了粤语革命歌曲的先河。
马思聪从1937年到中山大学任职、离开中山大学到1942年重回在坪石的中山大学的期间,和中国共产党人结下深谊,毫无疑问,这建立在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沉挚爱的基础之上。期间,其创作风格已有比较强烈的民族性,充分体现了其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马思聪在坪石的活动考察
1942年,马思聪重返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音乐,并担任音乐系主任。根据马思聪的学生钟立民记载:“我在同年1月从澳门到坪石的培正培道联合中学念初三时, 马先生早已收了两个比我高班的同学作提琴学生,其中一个为温詹美(后为中央音乐学院林耀基教授的启蒙教师)。马思聪这时期演奏活动频繁。常来往于韶关(曲江)—坪石—管埠一带演出。我首次听到马思聪独奏就在培联中学。记得他演奏了《思乡曲》《圣母颂》《流浪者之歌》等。……马先生的演奏受到热烈欢迎,可惜学校的钢琴五音不全,难为了马先生和他的太太王慕理 (钢琴伴奏)。 后我随王先生学过钢琴 , 在管埠见过马先生,那时候学琴交鸡蛋当学费。”“马先生常来往坪石—管埠一段路,坪石多指水牛湾火车站,…… 坪石火车站到管埠,一般人多走旱路,水路甚慢。这段旱路有过山的地方, 后来我听了马思聪的《山林之歌》, 总觉得‘过山’那一乐章,多少与来往坪石—管埠这一段过山旱路的体验有关。”[7]
中山大学在坪石的时期,是马思聪创作、演出、教学很重要的时期,他与夫人王慕理举办个人音乐演奏会, 影响很好。马思聪给后人留下的文字的介绍并不甚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阶段,马思聪在《新音乐》月刊的第五卷第一期(1942年11月)发表了《创作的经验》一文,在四十年代他只写作了这一篇,《创作的经验》的写作地点应该就在坪石。由李凌、赵沨主编《新音乐》月刊当时是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和新音乐运动有力的宣传武器。马思聪的《创作的经验》真实而清晰地记录了作曲家在最初的创作旅程中所留下的足迹 , 反映出他早期音乐创作思想中对艺术的追求和观念的演变过程。《创作的经验》一文表达了一位人民艺术家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他说:“……在交响乐里,我该写我们这浩大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希望与奋斗、忍耐与光荣。”马思聪从原先“对于中国民间音乐并无多大兴趣”到后来“民歌和我互相影响成就了音乐创作”,的确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它是马思聪在创作路线上真正寻求到一条“正道”的鲜明标志[8]。《创作的经验》是马思聪从事音乐创作最初十年的小结,也许正是中山大学在坪石校园的特殊环境促使马思聪更好的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总结。
马思聪在韶关的活动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注意,国民党中央党报的几名记者专程从重庆到韶关采访马思聪,还要求马思聪为重庆的记者俱乐部举行一场筹款义演。马思聪认为,这样做其实是在敲韶关人民和难民们的竹杠,当即拒绝了他们的要求[9]。但对于中山大学的师生和附近的民众,马先生和他的太太王慕理(钢琴伴奏)不辞辛苦,常常来往于韶关(曲江)—坪石—管埠一带为大众演出。中山大学在坪石期间,各学院能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 积极地开展各种各种文娱活动,马思聪和同事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他们的指导下,中大学子组创了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剧团(简称中师剧团)等进步艺术社团。
在坪石,马思聪夫妇的感情非常融洽。他俩“既要教学生,又要搞创作,闲暇时就练琴。”他们家没有钢琴,晚上练琴时要爬到住地对面山上师院的食堂兼大礼堂去,那部新购的钢琴就放置在里面。据当年他的邻居张筑音回忆,每当他俩练琴时,我们都能辨别出那宏亮的钢琴声和小提琴的袅袅之音,“这琴声是我们当年最好的享受,何况,它还出自知名度很高的演奏者之手。他们奏的一般是西洋名曲,当然也少不了演奏我们民族的乐曲,有时还弹奏那令人振奋的抗战歌曲。当马思聪自己创作的思乡曲的旋律传了过来时,我们的心情也随之激动起来,思乡忧国之情油然而生。”一次,师范学院合唱团将往坪石镇演出,同学们渴望马老师与他们同台演出,以壮声威,但考虑马老师的大名,担心他不愿与小字辈一同出场。然而,当马思聪见到前来邀请他的学生时,却二话没说,欣然应允,而且还让其夫人王慕理女士担任钢琴伴奏,参加演出。由于马思聪登台,那次演出轰动了整个坪石镇。当各学院学生得知马老师出场,便不顾山路之遥,纷纷去坪石欣赏音乐。那次,马思聪演奏了他的闻名中外、最具魅力的《思乡曲》(《内蒙组曲》之一)、《西藏音诗》,以及世界名曲舒伯特的《圣母颂》《小夜曲》等。1944年元旦至4月底,中大在校内和坪石时代戏院曾多次举行音乐及戏剧演出。有时,“所见观众争先人座,”可见节目精彩,深为师生及民众喜爱。4月22日,中大师院在马思聪教授主持下举行了弦乐演奏大会,节目有马思聪创作的提琴独奏曲、《西藏音诗》(全部三大乐章)及名曲《圣母颂》、《寂寞之夜》、《流浪者之歌》,另有马思聪、黄友像二教授的提琴二重奏,还有弦乐四重奏,“节目异常精彩”[10] 。
在管埠,马思聪除了教学外,在家的时间大部分用来看书和创作,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有好几首是这期间创作出来的。1944年,他创作了《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部大型的小提琴曲,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
抗战胜利后,马思聪先后担任台湾交响乐团指挥、广州艺术音乐系主任、上海中华音乐学校校长、香港中华音乐院院长等职。1949年4月,在乔冠华、李凌、赵沨等人的筹划下,马思聪与100多位爱国人士一起,从香港乘船北上,到达北京。1950年后,其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等职。
结语
我们知道,伟大的艺术家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面对马思聪独特的音乐人生,不能不对他的音乐创作思想产生兴趣和钦佩,马思聪为发展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音乐的精神,一直贯穿在他的音乐创作中,他的音乐始终生根于人民的音乐土壤中,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自从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活化利用工作有序开展以来,积极寻找马思聪在坪石期间的艺术印迹,寻找马思聪在坪石期间艺术人生和创作思想,有其特殊的意义。我们追忆马思聪在坪石的往事,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是立足于南粤古驿道和华南教育历史研学贯通融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觉和认同,追寻在抗战那段艰难岁月我们先人的奋斗史,学习他们为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注:本文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2017项目《南粤古驿道音乐传承与整理研究》(GD19CYS05)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1]百度:《马思聪》[EB/OL] https://baike.baidu.com/item/马思聪/77996?fr=aladdin
[2]周柱铨:《有关马思聪在坪石——管埠的史料》,人民音乐,2007年第5期。
[3]搜狐:《1944年抗战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国民政府为何却要大规模裁军》[EB/OL] http://www.sohu.com/a/287162353_665634/
[4]丁同俊《马思聪创作早期的思想历程》[ J]《艺术教育》2010年11月。
[5]李晶《人民音乐家在重庆》[ J]《红岩春秋》2019年12月。
[6]王茜《马思聪的音乐风格及我演奏<西藏音诗>的体会》[ J] 《陕西教育-高教》2011年12月。
[7]周柱铨《有关马思聪在坪石—管埠的史料》[ J] 《人民音乐》2007年05月。
[8]孙继南《珍贵的经验谈——马思聪<创作的经验>读后》[ 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9]麻峰《马思聪的音乐创作生涯》《兰台世界:上旬》[ J] 2013年第10期。
[10]邬和镒《马思聪在中山大学执教音乐活动略述》[EB/OL]广州文史。http://www.gzzxws.gov.cn/gxsl/rwcq/200809/t20080918_9239_1.htm
【作者简介】
李志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南粤古驿道艺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方小聪,南粤古驿道音乐及体育展示总监、南粤古驿道网总编。
(文章转载自南粤古驿道网。原文标题为《 弦歌不辍:马思聪在坪石 》。链接:http://www.infonht.cn/ViewMessage.aspx?MessageId=8981&ColumnId=18)